2025-06-23 08:39:29
6月21日,由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欽州市人民政府協辦,以“荔香滿園慶豐收 助農惠民促振興”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荔枝豐收季促消費活動開幕式在廣西靈山縣龍武書院活動廣場舉行,同步舉辦2025廣西靈山荔枝文化旅游節。
活動現場發布了2025年全國荔枝產業信息,集中展示了當地各縣區特色農產品,荔枝鮮果、荔枝酒、荔枝蜜等深加工產品及“荔枝+”創意食品紛紛亮相,并組織采購商深入靈山荔枝標準化種植基地考察,還設置了摘荔枝、擔荔枝、荔枝打包等慶豐收趣味競賽活動,通過直播帶貨等平臺講解荔枝文化與保鮮技巧,拓寬銷售渠道。通過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創新電商營銷模式、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展現嶺南荔枝文化的獨特魅力,彰顯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
2025廣西靈山荔枝文化旅游節活動現場。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瑩 攝
我國荔枝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特色優勢鮮明、文化底蘊深厚,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隨著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總體呈現出“區域化布局、集群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的良好態勢,已經成為熱區特色產業的重要支柱和果農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今年是荔枝生產大年,“產銷兩旺”趨勢明顯,據初步調度,2025年全國荔枝種植面積約752萬畝,全年總產量有望達到345萬噸,同比增加一倍。其中,廣西種植面積238萬畝、預計產量114.5萬噸,增產顯著。預計荔枝市場價格整體穩定,較往常生產大年將有所提升。
目前,全國荔枝一產總產值超過300億元,打造了靈山荔枝、高州荔枝、合江荔枝等區域公共品牌,催生了一批文旅結合的鄉村旅游項目,并帶動餐飲、文旅、冷鏈倉儲、國際貿易、線上銷售等相關產業發展。同時,標準化生產水平穩步提升。已建成部級荔枝示范園49個,示范面積達2萬畝以上,打造了一批“五化”智慧果園,無人機植保、物聯網墑情監測、智能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有力提升了荔枝生產效能。其中,現存百年以上古荔3萬余株、800年樹齡達1500余株的廣西靈山縣,構建出以“桂鳥農服平臺+無人機AI作物監測+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數字農業體系,推動傳統種植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荔枝種植效益與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廣西是全國第二大荔枝主產區。靈山荔枝、北流荔枝、桂平麻垌荔枝、浦北妃子笑荔枝分別被評為中國和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并入選中國和廣西農業品牌目錄。通過高位嫁接技術,實施結構調整,著力打造出以南流江流域為重點的早熟荔枝產區和西江流域為重點的晚熟荔枝產區,與廣東、海南、福建等產區形成熟期互補,是全國最大的晚熟荔枝基地,從5月上旬到8月下旬均有荔枝上市,是全國供貨期最長的地區。在靈山縣建成了廣西荔枝種質資源圃,成為全國第二、廣西第一的荔枝種質資源圃,成功引進330個荔枝品種。全區大力推廣生態栽培技術,在全國率先實施荔枝“光趨避”蛀蒂蟲綠色防控技術,實現蟲果率為零的突破,全區荔枝種植綠色標準化生產率達到80%以上。此外,廣西大力發展荔枝加工業、農村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近三年在荔枝主產區新建成地頭冷庫11.7萬立方米,建立近30個以水果為重點的公共產地倉,實現了主產區縣縣有物流配送中心、行政村“快遞天天送”,開通了面向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農產品冷鏈專列,打通了荔枝出村、出桂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