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2 09:34:38
6月21日,“AI FOR AGTECH 2025豐農控股數智生態科技大會”在深圳開幕。豐農控股現場發布了數智農業創新成果與數智生態產品體系,同步啟動數智農業生態共建計劃,這標志著豐農控股將以AI大模型為技術底座,升級為國內專業農業數智化農服平臺,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500多家涉農上市企業、農業龍頭企業、涉農科研單位等代表出席見證,超百萬觀眾通過線上直播觀看會議。
從農資電商開拓者到農業服務生態構建者
發布會上,豐農控股聯合創始人譚澤鑫發表“豐農11年,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主題演講,總結了豐農控股11年的業務變化與背后的思考。在過去11年,豐農控股緊扣農業產業互聯網化與數智化趨勢,從農資電商切入,將業務延伸至基地托管、智慧農業、農業教育、產業投資、科技孵化,形成“產品+服務+技術+人才+資本”的生態閉環,通過標準化、數字化、生態化手段解決行業痛點,成為農業科技變革的推動者。
2014年,在農資電商賽道尚屬空白時,豐農控股以“大豐收” 切入,直擊農資行業上下游分散、流通環節冗長的痛點。面對無產品、無平臺的創業困境,團隊通過下鄉刷墻、開農民會,從最初的20余家到目前近百家的合作簽約,成功拓荒農資電商行業。
2017年,深耕農資行業三年的大豐收敏銳洞察到:農資行業的產品雖已實現標準化生產,但技術服務仍處于非標準化狀態,農戶對個性化農技服務的需求正呈現爆發式增長。基于這一洞察,大豐收同步開啟雙軌服務升級:一方面構建“線上農技直播 + 線下田間診斷”的融合服務體系,面向規模化農場主創新推出“基地托管”服務,全面覆蓋農場主經營主體需求;另一方面孵化天天學農知識付費平臺,以農技課程視頻彌補農戶農技知識的不足,從供給端重構農業教育服務生態鏈。
譚澤鑫坦言,基地托管是一件做起來最難但極具價值的事。為此,大豐收將農場服務精細拆解為 7 大環節、16 項交付內容與 120 個標準動作,以標準化流程打消農場主對服務量化的疑慮。
在服務過程中,針對農場主提出的技術沉淀、降本增效、災害預警等迫切需求,豐農控股自2018年啟動研發,歷時7年推出“豐農智田 DAP 精準決策管理系統”。該系統依托天空地物聯網、衛星遙感等前沿技術,全面采集氣象、土壤及農事數據,創新性填補生長類表型數據采集空白,構建起 “敢決策、敢下指令”的智能算法生態,為現代農業裝上智慧大腦。
農業教育升級:從單向授課到生態共建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于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期,隨著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高質量農業職業教育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天天學農深耕行業痛點,歷時3年構建農業內容創作標準化體系(SOP),將上千分鐘的復雜課程拆解為模塊化知識單元,精準適配農戶碎片化學習場景。目前天天學農已匯聚 800 萬農業垂直用戶,內容矩陣涵蓋農林牧漁等10大領域、200 + 細分行業,創新打造“視頻課程 + 直播問診 + 圖文干貨 + 問答互動 + 話題社區”五位一體內容生態,用戶可根據認知習慣自主選擇學習形式。
譚澤鑫認為,農業知識教育不是單向灌輸,而是政府、達人、農戶、城市人群共同參與的生態共享。
2021年,天天學農將平臺、師資、內容、運營等方面的經驗與能力進行開放給各地政府,共同建設地區農民網絡培訓學院,培育“懂鄉村、會經營、為鄉村”的鄉村振興領軍人物;2024年,天天學農向城市人群推出園藝、茶藝、寵物養護等生活美學課程,從桌面綠植養護到陽臺微農場打造,讓農業以 "綠色基因" 融入都市日常。
隨著后疫情時代來臨,天天學農的用戶需求和創作心態也發生變化,農業從業者與愛好者不再滿足于單向知識輸入,更渴望實時獲取農業資訊、分享實踐經驗。農業 KOL 與達人亦期待突破地域壁壘,在平臺上構建專業社交圈,實現生產經驗、生活經驗的跨區域共享。
會上,譚澤鑫鄭重發布天天學農從農業職業教育平臺邁向鄉村振興的內容開放平臺的戰略,天天學農將打破原有PGC模式的邊界,從封閉的內容生產者,轉型為開放的內容生態平臺,成為“農業小紅書”,推動知識傳播從單向輸出向社交化共創躍遷。這一轉型,標志著天天學農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再到“共建漁場”的躍遷,成為激發三農內生動力、促進協同創新的核心樞紐。
產融聯動:資本驅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戰略、人才和資本。為破解農業科技企業融資難題,豐農控股構建“孵化 + 投資”雙輪驅動體系:2017 年設立的“甲子啟航”基金已投資 40 余家生物農業、智能裝備企業,覆蓋育種、智慧農業等 10 大細分賽道;2024年落地的“深科港孵化器”,為科研團隊提供從技術轉化到商業落地的全周期服務。豐農控股希望通過孵化器和產投基金的聯動,成為中國農業科學家和企業家創業路上最值得信任的伙伴。
全新生態體系:破解農業數智化痛點
會上,豐農控股聯合創始人周單重磅發布了農業數智生態體系,并對核心產品進行了重點解讀。
豐農控股數智生態體系以自主研發的農業AI大模型為技術根基,深度融合物聯網、區塊鏈、AI預測模型等先進技術,圍繞“種業、農場、農民、企業、產業”五大主體,推出“豐農智芯智慧種業、豐農智田智慧農場、豐農智腦農業AI大模型、豐農智鏈農業智慧產業鏈、豐農通 F2C 數智化營銷” 5大 AI產品,實現從種質資源管理、農場管理到產業鏈協同的全鏈條數智化升級,推動農業從傳統的 “靠天吃飯” 模式向 “智慧經營” 模式轉變,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注入強大動力。
“豐農智芯智慧種業”通過DGR種植資源庫、AI-BMS育種管理系統、豐農智芯·繁育推一體化系統三大板塊,解決“數據亂、效率低、周期長”行業痛點,縮短育種周期、破解種業數據孤島與效率瓶頸,實現育種、制種、加工、銷售、推廣全鏈條的數字化串聯,有效實現“一碼串聯、雙向互通、三端融合”。
“豐農智田DAP精準決策管理系統”經過三年更迭,新增作物精準變量施肥AI決策模型、作物精準變量灌溉AI決策模型、智能農機協同、作物生育模型四大功能,可根據監測的作物生長數據,自動發布施肥、灌溉決策指令,實現作物精準變量施肥、精準變量灌溉以及智能農機自動作業。作物生育模型功能還會橫向對比歷年作物生長數據,提前預判生長風險并提供規避方案,助力農業生產實現“數據決策、風險預控、精準管理”的智能化升級。
“豐農智腦農業AI大模型”為農業從業者提供農事方案問答、農業百科問答、病蟲害識別及農業營銷數字人服務,涵蓋農業各個服務場景,未來還開發方言互動、數字專家AI模型、農事訂閱功能,讓AI真正落地農業。
“豐農智鏈農業智慧產業鏈”通過ISP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交易平臺、BDP農業農村大數據管理平臺三大平臺,實現農業產業鏈數據互通與能力共享,推動農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為鄉村振興提供數智化范本。
面向農資企業,豐農控股推出“豐農通 F2C 數智化營銷”,豐農通以Saas商城系統與CRM客戶管理系統為核心,重構數智化營銷體系,幫助農化企業低成本跨越轉型門檻,快速搭建私域用戶運營體系,實現從渠道依賴到用戶資產沉淀的價值升級。
周單表示,這是一場橫跨“種業科技、種植技術、數智科技、農事操作、農業產業鏈”等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的持續探索,將為傳統農業向智慧化轉型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2大開放計劃,提升行業數智化水平
在深耕農業數智化行業中,豐農控股注意到傳統農化企業普遍面臨數智化轉型路徑模糊的困境。為破解農化企業 “不會轉、不敢轉”的痛點,豐農控股整合技術研發、流量運營、知識服務等生態資源,推出 “豐創繁星”與“豐翼云企”2大計劃,構建技術賦能與資源共享的協同創新平臺,推動農業產業全鏈條實現數字化躍遷。
“豐創繁星”計劃依托天天學農用戶資源、課程資源、講師資源,為“前1萬名”農業達人提供流量助推、共建共創、身份認證、價值轉化四大扶持,打造1億農業人的知識社區。
“農企云翼”計劃則以豐農數智化產品為底座,面向缺指導、缺系統、缺經驗的數字化轉型農化企業,開放生態資源、技術培訓、運營經驗等核心能力,提供咨詢、培訓、陪跑、代運營四種漸進式服務,助力傳統農化企業實現數智化營銷轉型。周單還表示,將用3年時間為100家涉農企業實現數字化賦能,將豐農控股成熟的數智化能力輸送給更多的涉農企業。
夏至已至,未來已來。2025年是AI+智慧農業產業的重要節點,豐農控股以開拓者之姿挺立潮頭,將 “AI+農業”的旗幟插向傳統農業變革的深水區,驅動傳統農業朝著智能化、精準化、集成化大步邁進,成為農業領域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如譚澤鑫在發言中所言,“中國農業的下一個十年,將是科技驅動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