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 09:41:3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既需要頂層設計,也離不開基層探索。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五愛村位于十天高速池河出口,與集鎮一河之隔;行政區劃面積為17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小組,有799戶2727人,中共黨員88人。五愛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2023年以來,省市縣現場觀摩會10余場次在五愛村召開或者成為觀摩點;2025年《石泉縣池河鎮五愛村推行“五治融合”打造善治鄉村》入選第三批全省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治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模式得到持續關注和不斷推廣。
積極打造善治鄉村的“五愛做法”
池河鎮五愛村近年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搶抓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創建機遇,以“五治融合”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堅持“抓黨建、優治理、興產業、促振興”工作思路,聚力將五愛村打造成產業豐美、環境優美、鄉風純美、社會和美、生活甜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縣域高質量發展。
注重以“政治”引領明方向。以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目標,五愛村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定位,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持續鞏固省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成果。該村務實推進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從班子隊伍、后備力量、黨員管理等多方面發力。一方面,培優班子、育強后備、做實管理;另一方面,深化為民服務,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學思想、強黨性,將黨員隊伍鍛造成鄉村振興的先鋒力量
注重以“法治”保障固根本。當地建成集群眾來訪、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矛盾調處、心理咨詢、平安超市、智慧治理于一體的東片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與此同時,還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9名,建立“無憂調解超市”,配備專兼職人民調解員7名;通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多元化解機制,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注重以“德治”教化樹新風。扎實開展群眾文化匯演、農民夜校、道德講堂、志愿服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弘揚“誠、孝、儉、勤、和”優良傳統。當地認真挖掘優秀家風家訓,培樹孝義先進典型,將先進典型激勵表彰與平安超市積分、集體經濟收益分紅等實際利益掛鉤,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導村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全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已蔚然成風。
注重以“自治”強基聚人心。認真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五愛村實行“村官”民選、村事民商、村務民決、村財民管、村廉民督,全面落實“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制度,及時修訂完善“一約四會”,注重規范“三務”公開。重視發揮“頭雁效應”、召開能人返鄉座談會,挖掘培育鄉土人才,建立村級人才超市,組建志愿服務隊伍,選育用好“五老”人員,搭建多元參與平臺,引導各類人才參與村級自治,讓廣大群眾成為決定村級發展的主人。
注重以“智治”支撐提質效。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以數智賦能基層治理,開發智慧警務平臺,拓展電子警長、電子河長等10項服務功能,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依托村民小組和村級微信群,五愛村認真推行黨組織引領下的網絡大數據網格與村級實體網格深度融合,構建“線上+線下”全方位聯系服務群眾機制。
彰顯“五個促進”的治理效能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施“五治融合”社會治理模式的五愛村實現了“五個促進”目標,特別是加快了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建設步伐,為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2024年五愛村被評定為“一強五好”一類黨組織,回引1名90后大學生進入班子、培養2名后備力量成長進步、引領16名骨干黨員帶頭致富,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二是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五愛村培育形成“桑畜菜、鄉村游”產業體系,建成全縣首個預制菜保供基地、全縣首個水肥一體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全縣第一大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引導群眾發展鄉村民宿3家、農家樂4家、特色工坊25家,帶動群眾增收2000元。三是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培育五愛農場、金州農業、燕子菊園合作社三大龍頭企業,帶動周邊5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四是促進鄉風文明。培育形成愛黨、愛國、愛家、愛民、愛業的文明新風尚,全村呈現出勤勞致富、安定和諧、團結互助、孝老愛親的良好風尚,展現出人人思進、爭先致富的鄉村發展活力。五是促進人居環境提升。全村“亮化、凈化、綠化、美化”工程全面推進,村容村貌及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安裝路燈70盞,建設微景觀5處,改造提升活動場所3處,形成了“處處有景觀、戶戶有庭院、人人有事干”的和美鄉村新圖景。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題中之義,也是確保基層社會既安定有序又充滿活力的重要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行“五治融合”打造善治鄉村“五愛路徑”是新時代“大抓基層”鮮明導向的充分體現,也是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有效實現方式的生動實踐。
■王超 何得桂
(本文作者分別系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公共政策與地方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