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19:55:51
5月15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主辦的全國現代設施農業農機農藝融合培訓班全體學員,赴陜西省留壩縣江口鎮青崗坪村開展實地觀摩活動,深入考察當地設施農業智能化、機械化發展的創新成果。農業農村部、省、市各級農機及農業部門領導全程參與,留壩縣相關領導陪同觀摩。
智慧農業引領提質增效
在留壩縣江口鎮青崗坪村,與會代表先后參觀了智能化蔬菜種植基地和食用菌智能出菇大棚,現場感受“智能農機+數字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在陜西日麗光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蔬菜基地,50畝聯棟大棚內,智能播種機、無人收割機、水肥一體化系統等設備高效運轉。技術員現場演示了通過5G智慧農業平臺一鍵調控溫濕度、光照等參數的操作,實現蔬菜年種植10茬、年產值超450萬元的高效生產模式。基地負責人介紹,智能化設備與數字化管理使生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5倍,人工成本降低50%,產品即將通過綠色有機認證。
“數智菇棚”實現集體經濟與農民增收“雙贏”
在青崗坪村食用菌基地,40座智能化出菇大棚依托“5G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環境數據,精準調控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配合標準化生產技術,香菇產量提升39%,花菇產出率提高20%,年產值達324萬元。村黨支部書記介紹,該基地通過“訂單生產+農戶分紅”模式,帶動37戶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并吸納27名村民就業,實現產業富民與村集體經濟“雙贏”。
鄉村振興的“留壩實踐”值得復制和推廣
青崗坪村的發展是留壩縣設施農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作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該村通過“村黨支部+強村富民公司+農戶”模式,推動蔬菜、食用菌產業向“機械化生產、數字化管控、品牌化運營”轉型。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0%。目前,全村已建成128個設施大棚,戶均增收超7500元,提供就業崗位20個,脫貧戶增收幅度達200%。
2025年,留壩縣計劃新建150畝蔬菜機械化示范點,并推動食用菌產業“3+5+N”基地體系建設,實現代料食用菌生產全程自動化。青崗坪村將依托強村富民公司實體化運營,力爭村集體積累突破70萬元,進一步擦亮鄉村振興示范品牌。
此次觀摩活動通過技術展示、數據對比和經驗分享,生動詮釋了農機農藝融合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與會代表紛紛表示,留壩縣的探索實踐為破解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瓶頸、實現產業富民目標提供了可借鑒的“留壩實踐”,其經驗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康軍 通訊員陳榮信 李富軍 吳彥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