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11:57:33
近年來,隴南市武都區以生豬產業為抓手,通過政策賦能、科技驅動、全鏈延伸,推動畜牧業向規?;?、標準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截至目前,全區生豬存欄量達20.5萬頭,年出欄超23萬頭,帶動5000余戶農戶增收,畜牧業總產值突破17億元。
武都區創新構建“三位一體”疫病防控機制,通過非洲豬瘟監測預警、應急演練和生物安全防護網建設,保障產業安全。同時,引入智能化養殖設備,精準調控溫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提升養殖效率與產品品質。養殖戶老張說:“以前養殖規模小,也沒啥技術,豬的存活率不高,收入也不穩定。這幾年可不一樣了,政府大力扶持,不僅給補貼,還經常組織專家來培訓,教我們科學養殖,從飼料搭配到疫病防控,方方面面都照顧到?,F在我的養殖規模擴大了,豬也養得更壯實,收入自然就上去了?!?/p>
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武都區形成從育種、育肥到屠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全區現有生豬養殖場218家,并通過招商引資新建飼料廠、屠宰冷鏈企業,推動產業附加值提升。磨壩藏族鄉的生態黑豬養殖更以“綠色品牌”出圈,肉質鮮美供不應求,年產值超400萬元。
區政府出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及獎補政策,投入超500萬元扶持肉牛、生豬等產業,并通過“大場帶小場”行動整合資源,提升散戶抗風險能力。此外,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推廣“糧改飼”8萬畝,強化種養循環,促進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下一步,武都區將深化“全產業鏈”戰略,規劃建設現代化生豬產業集群,推動屠宰加工、品牌營銷等環節升級,力爭年出欄量突破百萬頭。同時,依托電商拓寬銷售渠道,擦亮“甘味”特色品牌,讓生豬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從傳統散養到智慧牧場,從單一養殖到多元融合,武都區正以生豬產業為支點,撬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答卷。(趙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