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08:49:49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崔建玲)近日,2025年青年科技工作者智能農機裝備技術發展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舉辦。論壇聚焦青年科學家、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與應用等社會關注熱點,以“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與應用”為核心主題,涵蓋新能源動力機械、大田、設施、畜禽、水產、加工等智能農機裝備重點應用場景,旨在促進智能農機裝備領域學術交流與技術創新,激發青年科技人才活力,加速科技成果應用,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副會長劉恒新指出,當前智能農機裝備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此次活動讓青年科技工作者們分享在智能農機創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產學研推協同創新,加強合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應用助力,為智能農機裝備發展助力。
南京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陸明洲指出,現代畜牧業具有明顯的集約化、規模化特點,智能化技術裝備已成為產業向綠色、高效、健康養殖方向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通過物聯網系統實現養殖環境的實時管控,依托計算機視覺與聲紋分析技術精準識別健康異常的畜禽個體或小群,結合動態營養模型構建精準飼喂體系,以及部署巡檢、清糞、消殺等機器人完成養殖作業,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的應用不僅顯著提升飼料轉化率與作業效率,更有助于改善畜禽健康與福利水平,推動畜牧業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可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油莎豆作為集糧、油、飼于一體的經濟作物,具有耐旱澇、耐鹽堿等特性,適合貧瘠沙化邊際土壤種植,但其收獲難題一直制約產業發展,急需突破油莎豆高效低損、降阻減耗收獲技術。針對現有收獲機械存在的問題,河南科技大學農業裝備工程學院院長金鑫團隊開展了觸土部件耐磨減阻、高效低損收獲、機電液耦合控制等7個方向的核心技術攻關,通過開展關鍵部件設計、整機集成、性能優化及田間試驗,形成了3項國內領先技術,研制了自走式和牽引式收獲裝備2種,實現了油莎豆收獲裝備在應用過程中的低損失挖掘、高效清選分離、作業參數智檢等關鍵功能。
未來5年,還將深入推動合作戰略,加大相關技術在油莎豆主產區的推廣應用,加快技術迭代創新并建立種植數據庫,推進油莎豆種植全程機械化設備研發,預計到2030年基本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收獲作業。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