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11:22:28
3月29日上午,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本屆共有53個項目成果獲獎,其中,天津大學教授朱鵬飛等完成的“低空智能感知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章文等完成的“面向藥物發現的圖學習方法研究與應用”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據了解,朱鵬飛項目團隊的低空智能感知技術可通過無人機及傳感器實時獲取農田高精度數據,廣泛應用于作物健康監測(如病蟲害預警、水分脅迫分析)、精準施肥施藥、土壤墑情評估、災害損失評估及智能灌溉管理,結合AI與物聯網實現農業資源優化配置,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可持續性,推動智慧農業數字化發展。該項目團隊一飛智控自主研發的農業植保無人機系統,基于全天候感知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植被施藥精準度,極大程度減少了藥液浪費,提高了作業均勻性。單機單天作業面積可達400畝,較傳統人工農藥噴灑作業效率提高數十倍,同時可將原有無人機作業效率提升4至5倍,相關產品銷售訂單累計達1萬套。全天候感知技術賦能農業植保無人裝備,可大大提升勞動生產率,有效抑制國內農業污染,助力綠色農業發展。
章文項目團隊針對藥物發現領域的核心需求,開發創新的圖學習方法,為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成功率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可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農藥以及中藥材開發等多個領域。該項目團隊充分發揮湖北地方特色,聚焦“十大楚藥”中的菊花和蒼術及經典中藥復方研究,利用開發的圖學習方法識別出四妙丸等復方中與癥狀相關的關鍵靶標和分子通路,成功鑒定出菊科中藥的關鍵藥效分子,揭示了其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藥理作用,為藥用植物資源的科學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針對農業病蟲害防治,團隊結合大模型技術實現可控多肽設計,有效抑制多種農業致病菌,同時顯著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打造面向綠色農業的全新解決方案,推動農藥研發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