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08:45:22 張洲瑞?
春耕時節,紅石橋鄉各村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自全區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打響以來,紅石橋鄉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精準發力,通過“拆、清、獎、制”四維發力,扎實推動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鐵腕手段拆廢宅 “破繭重生”煥新顏
“以前家門口的牛棚又臭又臟,現在在政府的補貼下改造成伙場小花園,看著舒服多了!”看著自家閑置多年的牛圈大變身,村民張大爺笑得合不攏嘴。紅石橋鄉將拆除重建作為突破口,對全鄉廢棄牛羊圈、閑置舊房展開“地毯式”摸排。截至3月18日,全鄉累計拆除廢棄房屋6處,拆除廢棄圈舍、廁所14處,拆除破損彩鋼房5處,拆除廢棄圍網1.2萬米,修復破損圍網3.8萬米。危舊建筑清零行動成效顯著,有力地改善了鄉村面貌。
重拳出擊清死角 “頑瘴痼疾”無處藏
針對垃圾偷倒“分散性、無規律性”“夜間高發”的特點,鄉人居環境督察組開展突擊行動,精準打擊了隱藏在山坳里的建筑垃圾偷倒點。截至目前,共發現并清理垃圾偷倒點4處,清理建筑垃圾點(場)1處,清運建筑垃圾3000余立方米;新建西左界垃圾壓縮站項目正穩步推進,新購置的10組生活垃圾分類亭、勾臂式垃圾清運車3輛、車載垃圾箱60個均已投入使用,全鄉實現了垃圾治理動態清零,有效凈化了鄉村環境。
真金白銀激活力 “生態錢包”鼓起來?
“過去村里搞衛生都是‘靠人情靠面子’,現在有了真金白銀的激勵,大家搶著比誰做得好!”房梁村村書記白成東看著正在忙于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的村民感慨道。今年,紅石橋鄉實施人居環境“以獎代補”資金,由鄉黨委統籌20萬元專項資金,構建“動態考評+專項獎勵”的立體化激勵體系,開展季度整治點評觀摩會,以全員“動”、全域“清”、全面“凈”為目標,組織各村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促提升。
長效護航固根本 “美麗家園”不褪色
為確保整治成果可持續,該鄉建立健全系列長效機制。成立以鄉長、人大主席牽頭的兩支專項督察隊伍,壓緊責任鏈條,確保整治工作見行見效。所有村干部、黨員帶頭進行整治;明確“門前三包”責任,即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群眾按照統一標準自行打掃伙場盤子,限期進行整治。將鄉村振興項目實施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深度銜接,以伙場庭院經濟、農村改廁等項目為抓手,形成“整治-開發-收益-反哺”閉環。
截至目前,本次春季人居環境攻堅戰累計投勞4174人,動用機械507臺次,農用三輪、自卸車等714車次,形成全域整治態勢。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全民動手一起干”,紅石橋鄉用最樸實的辦法解決最現實的問題。下一步,紅石橋鄉將常態化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扎實推進養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讓綠水青山常在,讓和美鄉村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