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15:10:21
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全方位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會寧縣農業農村局積極作為,深入開展了一系列農資市場專項檢查行動,大力推進農資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強化監管,筑牢農資安全防線。會寧縣農業農村局始終將農資監管作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核心工作,采用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安排農業執法人員對全縣農資經營門店展開全面細致的排查。重點查驗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的標簽標識是否規范、產品質量是否達標、經營臺賬是否完整,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以及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2人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達121個次。其中,種子(含種苗、種畜禽)經營門店18個次,肥料經營門店16個次,農藥經營門店23個次,飼料經營門店15個次,獸藥經營門店19個次,農產品經營門店10個次,畜禽屠宰20個次,有力地凈化了農資市場環境,為農業生產安全筑牢了堅實防線。
二是信用賦能,構建誠信經營體系。為健全農資領域社會信用體系,會寧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創新,探索出“信用+監管”的全新模式,對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一方面,全面建立健全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詳細記錄其基本信息、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內容,并進行實時動態更新,確保信用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另一方面,依據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對信用狀況良好的主體適當減少檢查頻次;對失信主體加大檢查力度,并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真正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格局,有效督促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誠信經營。
三是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會寧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開展農資法律法規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醒目橫幅、設置現場咨詢臺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群眾普及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切實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向經營主體深入宣傳《甘肅省社會信用條例》,增強經營主體的法治意識,強化其法治思維,鼓勵引導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誠信守法經營,共同維護良好的農資市場秩序,在全社會營造出重視農資質量、崇尚誠信經營的濃厚氛圍。
會寧縣農業農村局將持續加大農資監管力度,不斷完善農資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會寧縣農業農村局 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