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17:15:23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對今年的“三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其中蘊含哪些重要信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將從何處發力?對此,記者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二級教授朱玉春。
黨的二十大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著力推進鄉村建設”部分亮點突出。
提及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認識,朱玉春表示,文件目標導向明確,聚焦鄉村硬環境建設,緊扣“宜居”目標。在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統籌城鄉規劃布局,推動鄉村振興與城鎮化結合,同時夯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三大領域發展基礎。
內容細致具體,從城鄉規劃到基礎設施延伸,從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到生態治理,多元全面且落地細致,全方位推進鄉村建設。
突出以人為本,充滿政策溫度。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部分,關注“一老一小”,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重視殘疾人保障與康復救助,切實解決群眾生活關鍵問題,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結合自身研究工作,朱玉春就如何推進鄉村建設提出見解,為鄉村發展提供新思路。
朱玉春表示,理解鄉村建設要義是首要任務。鄉村不僅是農民生活家園,其建設更是社會、文化、生態的綜合提升需求,對鄉村振興、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把握關鍵環節是推進鄉村建設的重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縣鄉村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共同繁榮。提升鄉村建設水平,需在城鄉融合背景下,從縣域范圍整體考慮推動策略。
踐行有效舉措是關鍵。在基礎設施提質上,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公路升級等,消除建設“最后一公里”梗阻,實現縣域基礎設施一體化供給。公共服務優化聚焦農民急難愁盼問題,特別是“一老一小”需求,推動城鎮服務向農村延伸,如以“人員下沉”助力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
各地也涌現出特色養老模式,如浙江縉云村集體以地養老,未來應因地制宜開展縣域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生態治理方面,持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多地已有成熟實踐,像湖北共同締造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山東以“積分制”“信用+”激勵農民參與,這些模式可復制推廣,助力深化農村生態治理。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耿蘇強 王朝陽 李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