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10:38:32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齊巨儒
2025年2月25日,陜西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攜手陜西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前往西安市藍田縣就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展開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與深入座談交流,旨在加強協會與藍田縣的交流合作,全面把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深化政企協合作,共謀農產品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新路徑。
此次調研陣容強大,省人大原副主任、西部中心高級顧問劉維隆,省人大原秘書長、西部中心理事長桂維民,省商務廳原廳長、西部中心執行理事長李雪梅,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專委會副主任、陜西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會長趙劍,協會高級顧問、省農業農村廳原總經濟師張旭峰,協會名譽會長、陜西元豐實業集團董事長王耀亭等20余位專家領導參與調研。藍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永波、毛會霞,藍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田相權、副局長王浩,藍田縣湯峪鎮黨委書記王軍琪、鎮長馬驥燾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實地考察:解碼農產特色 探尋融合新機
調研伊始,調研組來到湯峪鎮通航小鎮西安藍田機場,重點考察低空經濟與現代農業的協同發展模式,對航空物流、觀光農業等新興業態的潛力進行了深入探討。隨后,在聚慶村藍月聚葡萄產業園,調研組詳細了解了葡萄從標準化種植到冷鏈加工,再到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對“小葡萄帶動大產業”的發展模式給予高度認可。
在湯苑農業園區,調研組詳細了解智慧農業管理系統、生態循環種養技術及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魚菜共生、大棚垂釣、現場觀看AI直播帶貨,充分肯定其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探索;最后,疙瘩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讓大家眼前一亮,農旅融合帶來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顯著成效,為藍田縣農業發展提供了生動范例。
座談交流:錨定四大產業 擘畫振興藍圖
當日下午,調研座談會在湯苑農業園區舉行。藍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浩主持會議,湯峪鎮黨委書記王軍琪全面介紹了湯峪鎮的農業產業布局,提出以“湯峪康養、鄉村旅游、現代農業、低空經濟”四大產業為支柱,串聯白鹿原旅游線,構建“游在白鹿原、食宿在湯峪”的農文旅閉環,推動環山路沿線經濟帶提質升級,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陜西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會長趙劍詳細介紹了協會的服務方向,提出“強基礎、優結構、抓重點、上臺階”為工作總基調,以“質量安全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國際化”四化框架結構為抓手,通過“標準引領、技術支撐、品牌賦能”,助力藍田構建生態食材認證體系,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推動農產品向“名優品”轉變。協會高級顧問張旭峰提出“三鏈同構”的發展建議,旨在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激發縣域經濟的內生動力。
在專家獻策環節亮點紛呈,桂維民提出挖掘藍田文化IP,促進“農業+非遺”的跨界融合;李雪梅強調利用電商新渠道,打造“藍田甄選”區域公共品牌;王東民建議創建全域生態農場示范區,發展綠色農業,建議規劃先行。。針對專家們的建議,李永波副縣長表示,將重點在政策創新、科技導入和資本引入方面發力,建立“政府搭臺、協會助力、企業唱戲”的協同發展機制。
戰略指引:聚焦創新驅動 共筑西部樣板
劉維隆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藍田農業資源稟賦突出,需以“三新”戰略破題高質量發展,一是革新發展模式,探索“低空經濟+農業”“康養+研學”“農產品+AI直播帶貨”等復合業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推進科技更新,借助西部大數據研究院等技術資源,建設數字農業示范基地;三是實現品牌創新,聯合書畫院、文旅院等機構,通過文化賦能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劉維隆強調,協會與地方政府應建立常態化的協作機制,把湯苑產業園作為協會示范基地重點打造,成為品牌建設、質量安全、AI直播帶貨、康養文旅研學融合的示范基地和政協企共建的標桿創新企業。在標準制定、人才培育、市場拓展等領域深度聯動,合力將藍田縣打造成西部特色農業現代化標桿。
此次調研活動為陜西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攜手陜西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與藍田縣搭建了良好的溝通橋梁,對推動藍田縣農業產業升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合作,通過定期溝通和項目合作,推動各項成果落地,共同探索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