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4:09:56
安塞作為陜西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區)和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在蘋果產業發展上展現出獨特魅力。截止2023年底,全區蘋果種植面積22.1萬畝,掛果面積19萬畝,年產量30.7萬噸,鮮果產值17.6億元,占第一產業的46.2%。蘋果已成為全區輻射面最廣,從業人數最多,收入增長較快的一項朝陽產業,全區農民人均蘋果收入上萬元,蘋果產業讓全區農民挑起了農業現代化“金扁擔”,2014年通過了國家標準委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驗收工作,2015年中國網庫蘋果單品交易平臺落戶安塞,2016年“尋找中國最美蘋果之鄉”大型公益評選活動安塞區榮獲第一名,2022年評為“中國蘋果產業50強縣(區)”、南溝蘋果采摘模式入選第四屆“新華信用杯”全國信用案例,2023年被中國蘋果產業協會評為“2022中國蘋果產業實力縣”。
聚焦品種培優,促進基地轉型
近年來,安塞區緊緊抓住陜西蘋果“西進北擴”戰略機遇,全面貫徹落實延安市“515”矮密栽培示范工程,緊跟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向,以挖老建新為基本路徑,加快蘋果基地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2016年在高橋鎮南溝村建成矮密栽培試驗示范基地1060畝,從2017年起每年以1萬畝的速度推進矮化、短枝型蘋果基地建設,累計建成4.2萬畝,蘋果栽培模式由喬化向矮密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積極引導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參與蘋果種植,引進培育陜果安塞公司、延安惠民公司、安塞隆鑫果業等龍頭企業7家,培養百畝以上種植大戶83戶,引導注冊果業專業合作社60個、家庭農場130個,蘋果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基地達到2.2萬畝。
與陜西咸恒農業公司合作建成秦砧種苗繁育基地100畝,引進秦脆、維納斯黃金、瑞雪、瑞香紅等10多個新優品,以挖老建新、高接換種為主路徑,建成新優品種基地1.2萬畝,進一步推動蘋果產業向最佳優生區、產業優勢區聚集,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蘋果基地轉型升級。
聚焦品質提升,推進高質量發展
在基地轉型升級的同時,安塞區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引進推廣沃土肥園、防災減災、綠色防控、節本增效等先進技術,全力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高效發展。全面推廣果園豆菜輪茬、綠肥種植、有機肥施用等技術,構建有機肥+綠肥+配方肥“三肥”匹配體系,每年開展豆菜輪茬4萬畝,坑施肥水1000畝,配方施肥1.34萬畝,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均在1以上。大力落實防雹網、集雨窖、熏煙防凍坑、“燈板帶”綠色防控等防災減災措施,累計搭建防雹網1.6萬畝、建設集雨窖2.8萬口、開挖熏煙防凍坑22萬個,落實“燈板帶”綠色防控8萬畝,建成果園小氣候監測站33個,安裝氣象哨兵143個,2022年安塞區被省農業廳列為“全省蘋果產業防災減災示范區”。
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加快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認證有機蘋果生產基地2萬畝,建立富硒蘋果生產基地1.06萬畝,整區域綠色基地認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引導涉果企業、合作社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二維碼標識,建立健全果品質量安全生產追溯體系,保障綠色有機生產、安全供給。立足山地果園實際,大力整合現代果業、鄉村振興、農機補貼等專項資金,推進果園微耕機、施肥開溝機、噴藥彌霧機、割草機等山地果園實應性機械化配套,全區果園機械化作業率達到75%以上。
聚焦品牌營銷,提升產后整理水平
堅持把實施品牌營銷戰略作為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措施來抓,進一步做大做強品牌,貫通全產業鏈條間的聯結點,提升后整理水平,提高產業經濟效益。全面推進“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營銷模式,培育“鳴游特”、“鼓之農”“欣潤軒”“眾宜優”“淚圪蛋蛋”等15個本土企業品牌,“安塞山地蘋果”品牌列入“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成功注冊“安塞山地蘋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3年入選“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辦法,加大山地蘋果全媒體宣傳,每年組織涉果龍頭企業參加全國各類展銷會10次以上,在蘋果成熟季請進業界人士舉辦訂貨會、蘋果節等活動,提升“延安蘋果”安塞產地品牌影響力。
引進中國網庫蘋果單品交易平臺落戶安塞,加大與拼多多、京東、抖音等線上平臺合作,展有蘋果電商260家,微商1200個,一線及省會城市開辦“延安蘋果”安塞產地專賣店13個、探索走出了“果樹認養”、“訂單銷售”、“網紅助銷”等蘋果營銷新模式,形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新格局。以招商引資、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路徑,引進4.0智能選果線7條,建成產地交易中心2個、冷氣庫倉儲能力5.3萬噸,組建冷鏈車對70輛總載重能力1760噸,引進有機肥加工企業2家、果筐生產企業1家、果品精深加工企業1家,培育果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家,全產業鏈不斷延伸,三產融合效益凸顯。
聚焦標準化生產,打造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區
以“三進”果園為主方法,大力推行輕簡集成技術應用,不斷提升蘋果標準化管理水平。推行“五長辦點”。縣、鄉、村三級,區長、果業局長、果樹站長、鎮長、村長“五長”147名領導包抓21600畝蘋果園,夯實工作責任、落實考核機制,形成全區上下齊抓共管蘋果產業良好局面,累計建成美麗果園7個、高質高效示范園9個,畝均收益冠軍園5個。按照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三化”思路,全面推廣“3332”栽培模式和蘋果產業十八項主推技術,大力構建“防災減災、水肥一體化、支架、氣象監測、綠色防控“五大體系”,落實有機肥園、地布覆蓋、果園生草、三枝一扶、精細修剪、人工授粉等措施,引進植保無人機、遙控割草機、輔助套袋機、軌道式升降修剪(采摘)平臺等現代化高效作業機械設備,建成了南溝果樹專家大院,以點帶面,有力地提升了全區蘋果產業科技化水平。安塞區委、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蘋果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從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給予閉環扶持,同時整合科技、農業、交通、水利、鄉村振興等部門項目資金集中向蘋果產業投放,為全區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農業科技報記者張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