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6:06:27
2024年,兩水鎮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各項決策部署,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五大工程”“一強三引領”農村基層組織整體提升三年行動為抓手,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區“城市服務型”“農業優先型”發展格局,結合兩水鎮“1235”的工作思路,統籌發展和安全,人居環境持續提升,項目建設接續領跑,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民生福祉更加充實,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這一年,抓項目、穩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拉動投資、擴大就業的重要抓手,圍繞天隴鐵路、隴南祁連山水泥循環經濟建材產業項目征地、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8.12暴洪災害)兩水片區集中安置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征地拆遷,全面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今年以來,天隴鐵路征收房屋72戶21860平方米,征地105.6畝;隴南祁連山水泥循環經濟建材產業項目征地319.48畝;前村為中國石油大堡子合建站征地5.3畝、為宏遠燃氣站征地6.2畝;大灣溝廢舊車輛拆解站征地16.8畝;肖地壩征地139畝。其他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城市管網、美化亮化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兩水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面開啟。
這一年,優環境、美生態,城鄉面貌持續煥發新顏值。牢固樹立“綠水青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八大行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月”和周五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探索形成定區域、定標準、定時限的“三定”管理機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實行垃圾清運外包,設置垃圾桶400多個,垃圾架子車100個,招聘保潔員16人,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嚴厲打擊亂修亂建、亂搭亂建、批少建多和超層加建等行為,村容鎮貌明顯改善。扎實開展污染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河湖長制,今年以來,全面排查整治2處環境問題污水亂排現象,清理河道垃圾12噸、拆除河道亂修亂建23處、清理水源地周邊各類垃圾460余噸,河道及水源地生態環境有效改善。常態化開展市場秩序整頓,以整治馬路市場為主線,集中開展整治行動65次,整體環境面貌得到大改觀、大提升。
這一年,抓產業、促融合,推動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圍繞區委“3+6”農業產業發展體系,油橄欖、花椒、蔬菜、西瓜、木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鎮油橄欖種植面積達2.2萬畝,已成為當地群眾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產業,積極引導群眾建立畜牧養殖合作社,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鎮規模性(存欄50頭以上)生豬養殖合作社18家,其中廟坪村大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生豬存欄3320余頭,已發展成為全區出欄量最大的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探索形成資源發包、居間服務、資產入股等模式,推動18個村村均收入達40.12萬元,形成了“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大力宣傳“兩水三件套”、“兩水燒雞”等產業品牌,積極推廣發展庭院經濟,群眾產業發展形式日趨多元,增收渠道持續拓寬。
這一年,強保障、惠民生,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殷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3229”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和“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工作要求,重點關注“六必訪”“六必查”及八類重點人群,大力推廣“甘肅一鍵報貧”系統,切實提升群眾對“甘肅一鍵報貧”的知曉率和使用率,開展常態化監測。2024年新識別納入監測戶25戶105人,嚴格落實產業、就業、教育、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切實履行托底責任,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超額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8戶。就業形勢持續穩定,組織開展勞務輸轉活動3次,輸轉勞務7493余人;開設中式烹調師、電焊、育嬰師等培訓班2期,培訓112人(次),有效提升群眾就業能力。
這一年,抓治理,保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堅持把打贏攻堅戰和創新治理并重并舉,將“三抓三促”行動、主動創穩和隴南民事直說“1234 ”工作法有機結合,探索形成了“法治保障+多元調解”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實施網格化精準管控,對重點信訪件由科級干部定向包抓,通過主動約訪、帶案下訪和親情家訪等方式,全力化解各類糾紛訴求,排查發現的312條矛盾糾紛已化解301條,化解率96%以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形勢持續穩定,應急能力不斷提升,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