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11:25:43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下,黃坪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自覺扛牢“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黃坪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引領,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內容,與全鎮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鎮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其他領導班子成員按“一崗雙責”要求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切實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全力打好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戰。
加強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共識。一是強化理論學習。始終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常抓不懈。及時傳達學習黨中央和上級黨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嚴格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和“第一議題”制度,開展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20余次。各黨支部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資源,讓全體黨員養成“每日必學”的良好習慣,對學習情況及時問效、及時提醒、督促學習。同時,依托各村文化廣場、微信公眾號、機關大講堂等平臺,通過邀請區委黨校講師宣講、黨政班子成員帶頭講等方式,進行宣講20余次,進一步提升了全鎮黨員干部對意識形態工作思想認識。二是做好輿情監測處置。定期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對一些苗頭性問題努力做到早預見、早發現,對重大事件及突發性問題提前介入,防患未然,牢牢掌握輿論控制主動權。密切關注政12345熱線、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抖音等網友反映的問題信息,并及時予以回復,澄清各種不實信息。截止目前,共回復辦理協調解決31件問題信息,得到群眾支持。
加強陣地建設,抓好輿論引導。一是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對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全鎮15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改造升級,整合資源打造了楊務、李峽、丁家、鐘李、陳王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組建鎮村志愿者服務隊56支,定期開展宣講82次。同時,積極拓展宣傳渠道,通過組建黃坪鎮宣傳報道組,依托“隴南武都黃坪”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美麗黃坪”抖音賬號,編發信息1680篇,總結提煉亮點工作信息68條,小視頻160條,在市級媒體刊發44篇,省級媒體刊發36篇,國家級媒體刊發81篇。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通過開展道德建設進農村活動、道德模范表彰大會等活動,評選表彰五星文明戶、優秀黨員、文明家庭、好兒媳、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達50余人。結合“三抓三促”行動、鎮黨政班子成員到聯系黨支部講“黨課”,開展各類活動60余次,把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送到村,把黨的各項惠民惠農政策送到村,把致富信息和實用技術送到村,把健康知識和醫療服務送到村。三是突出正面引導,樹立標兵典型。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設“榜樣力量”專欄,宣傳表彰先進黨員和模范事跡,累計發布人物報道20篇,有效激發了機關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2024年“7.22”暴洪災害期間,黨委書記王翔在救災一線查探災情、組織干部全力守護群眾安全事跡,被光明網、新華社、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報道15次,樹立了黨委在群眾中的親民愛民形象。四是把握工作主動,豐富宣傳矩陣。創建了包含一個專題片、一支MV、一本書、一首歌、一本畫冊的“五個一”鄉村文化品牌。《靈動沃土,青綠黃坪》專題片帶領我們感受黃坪這片充滿文化魅力和勃勃生機的神奇土地,感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喜人變化和美好愿景。MV表達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展現了黃坪鎮獨特的生態魅力和文化底蘊。一本書承載著黃坪鎮9471名人民的重托,是黃坪歷史上自古至今第一部書,是黃坪鎮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原創歌曲《青綠黃坪》意境優美,曲調靜謐婉轉,表達出淋漓盡致的鄉音、鄉景、鄉親、鄉情,一經發布,各級各類媒體相繼聚焦報道,全網播放量約40萬。畫冊給大家展現了黃坪人文豐厚的悠久歷史,將黃坪獨特的產業潛力、區位優勢和基礎設施等資源鮮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給黃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五是開展“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細化工作任務,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規范管理紅白理事會,引導群眾養成節儉辦事的良好習慣。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一般事不辦。以傳統節會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農民村晚”、“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過中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暨“情暖重陽·愛滿黃坪”、“紅領巾 愛祖國”等主題文化活動,同時邀請藝術團到村開展“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抓住時機開展重點宣傳,引導全鎮廣大家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想引領方向,實干開創新局。黃坪鎮意識形態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篤行實干、砥礪前行,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譜寫意識形態工作新篇章。(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