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09:32:34
今年以來,站兒巷鎮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增進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深度運用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作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有效抓手,與鄉村治理、民生項目、產業發展、鄉風文明、人居環境等工作深度融合,切實用民事直說“小切口”破解為民服務“大難題”,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組織保障
始終堅持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相結合,站兒巷鎮構建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駐村干部、村組干部、民事直說委員會組成的聯合調處工作機制,形成了“多方聯動、矛盾聯處、問題聯治”的工作格局。此外,充分調動網格員、黨員代表、駐村幫扶工作隊、鄉賢、巾幗婦女、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引導黨員群眾把“民事直說”作為議事協商的行為習慣,形成管好家里事、關心鄰里事、參與社里事的良好氛圍,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創新說事載體,增強服務能力
在規范建設“民事直說室”、民事直說微信群,開發運用民事直說微信小程序的基礎上,全鎮12個村和1個社區因地制宜設置“說事點”“說事長廊”“意見箱”,并印制宣傳品、宣傳單2000余份,建成紅色故道驛站,進一步拓寬說事渠道,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讓群眾隨時隨地、便捷高效“說事”。截至目前,全鎮各渠道共收集“說事”事項1522件,已全部辦結,滿意度為99.85%。
強化跟蹤問效,促進效能提升
以黨委委員包片抓基層黨建制度為抓手,由黨委委員分片包抓聯系村、社區,定期做好工作督導,每月參加村、社區“說事議事現場會”,同時,將工作法推行列為基層黨建工作考評檢查的重要內容,通過實地督導、走訪群眾和隨機督查等方式,了解黨員群眾滿意度和知曉率,著力提升督導考評實效。今年以來開展工作督查4次,現場提出問題及整改意見。
注重融合發展,激發治理動力
目前,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已發展成為推動鄉村治理的綜合性平臺,通過與政策宣傳、鄉風文明建設、產業發展、人民民主監督相融合,讓各項工作找到了載體、抓手,基層治理的動力不斷增強,基層組織作用充分發揮。
密切干群關系。通過建立現場直辦、干部領辦、村鎮聯辦、跟蹤督辦工作制度,鎮村干部廣泛征集群眾意見,虛心向群眾學習,用心用力用情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辦成了一批惠民實事,切實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培育文明鄉風。結合民事直說平臺,確定“一月一主題”,月評比、月表彰,持續開展各類先進典型創評活動。大力宣傳黨的政策、法律法規和群眾身邊的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全鎮12個村1個社區全面修訂了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自治作用,持續推進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行動。每月民事直說會后各村結合環境衛生整治、結對關愛等重點工作,組織參會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義診、理發、走訪慰問等活動,促進民事直說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助推產業振興。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鮮明導向,按照“黨組織引導、合作社為主、農戶自愿聯合、協商民主管理”原則,深入挖掘資源稟賦優勢,積極盤活閑置土地、勞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建成“多元融合型”的馮河村淡水魚蝦養殖基地、“支部引領型”的三聯村冷水魚養殖場、“產業賦能型”的銀杏村赤松茸種植基地及“項目分紅型”的高坪村光伏發電站和嘉源山莊接待中心,實現了村村有入股、年年有分紅,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目標。按照全縣“三養一藥”特色產業發展布局,打造“八有”立體山地農業新格局,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夯實了群眾增收基礎。我們大力發展云屏林草雞產業,以“企業拉動、大戶帶動、群眾行動”為目標,打造形成了兩云路為主線、遍布12村的“一線十二點高覆蓋率”云屏林草雞養殖局面。建成年脫溫50萬只育雛車間,發展養殖大戶18戶,群眾參與764戶,總養殖量達到56萬羽,群眾覆蓋面71.6%。同時,發展中蜂養殖6800余箱、種植中藥材7252畝、食用菌212畝。
(吳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