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16:43:34
沿國道西蘭公路從罐南路進入陜西名山“槐山”,槐鄉永壽由此而來。車行五公里,進入永太塬,永太:永久太平之意。
這里位于槐山腳下,是涇河流域無公害綠色生態優生區;這里青山綠水,風景秀麗,民心純樸,是當今名不虛傳的康養的風水寶地,是生態農業的發源地,是永壽農業振興的一張名片。
專家入駐定藍圖
202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咸陽農業科學研究院、中農公司等專家教授來到永壽,他們根據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提出研究開發特色優質農產品、達到產業興村富民的宏偉目標。
專家們入駐后,進行了全方位調研考察,根據渠子鎮鎮情、村情,研究制定了產業振興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車村、盧莊村為主,建立高規格特色科研糧油提升千畝示范基地。同時,依托當地區位優勢,發揮科技優勢,制定了永壽縣渠子鎮農業綜合產業園長期發展目標;完善改進了新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產品質量,確定了新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那就是從栽種、加工、產品流通等方面,努力形成一個三產融合創新產業鏈。
推廣品牌添活力
2013年,渠子鎮黨委、政府積極支持幫助綠宇農業專業合作社組建了永壽縣第一個農產品科技產業園——渠子鎮特色產業綜合產業園,其中在綠色糧油富硒科研示范基地試種黑小麥獲得成功后加以推廣,同時,園區相繼開發出了槐花蜜、小麥掛面、貢品香谷米和五谷雜糧為主的“永壽四寶”,注冊了詠壽特產、槐鄉詠壽、陜永壽四寶、陜壽中寶等商標,榮獲了地域品牌命名。
專家提出園區“應倚特色而立、向高效而行”,通過科研開發“富硒產業”,制定《綠色富硒》科技開發方案,實施“提質升檔”,讓永壽“永壽四寶”在原有基礎上,彰顯特色風采,注入新的活力,讓園區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為陜西“富硒產業”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領頭雁產業。
助農增收顯擔當
2022年開始,永壽縣農技推廣中心入駐永壽富硒科研示范產業基地后,加大了實施農資、資金幫扶力度,從良種調劑到技術指導,目前種植510畝小麥、320畝香谷、640畝雜豆及356畝地膜玉米,畝產值均在千元以上,部分高產地達1200余元,直接為糧農增收300多萬元,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同時,永壽縣縣委織織部在示范基地成立了富硒專家工作站,主持常規性生產、產品研發工作,特別是生產加工了藜麥掛面、不老莓醋、長壽果干等3項特色產品,經國家檢測中測全部達標。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農業領軍社團咸陽秦創園研究院,把園區定為科研生產基地,更彰顯了新型康養農業更好的發展前景。
未來,園區富硒示范基地將不斷樹立《企校合作》《村企聯動》《媒企融合》三產發展新理念,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村企業聯動,為產業振興、特色興村、惠農富農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