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15:21:24
“你這幾個棚需要提前做好覆蓋二膜的準備,一二膜間保持20厘米至35厘米的距離。”陜西省商洛市科技特派員李存玲、惠清在劉家村宋社民食用菌香菇生產基地向基地負責人見建議。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為全面掌握今年科技包扶鎮-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石門鎮農業產業發展情況,近日,商洛市科技特派人員李存玲、惠清再次來到科技包扶鎮石門鎮,實際了解食用菌、中藥材、糧食等產業發展情況,幫助群眾解決技術難題,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在劉家村宋社民香菇生產基地,李存玲、惠清實際查看香菇長勢,了解香菇產品銷路、批發價格,組織群眾抓住當前香菇市場空白、市場銷售價格好于歷史同期的有利機遇,對菌膜剛破,菌蓋邊緣內卷呈銅鑼狀,子實體長到七八分熟的香菇產品及時采摘銷售,堅決做到能采盡采,能銷即銷。對采收后的香菇大棚,立即掀膜通風4小時,使傷口稍干愈合,待菌窩變白時用注水器注水,當菌棒重量達到最初菌棒的80%時即可。隨后棚膜蓋低,每天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養菌7-10天,然后按照第一潮催菇和出菇管理方法進行科學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種植效益。
在石門街道中藥材購銷門市部,李存玲、惠清實際了解茯苓、葛根、連翹等中藥材市場銷路、價格行情,了解群眾生產需求,有針對性的就石門鎮種植面積較多的桔梗、黃芩,板藍根、蒼術等藥材的科管技術要點和群眾做了交流,并現場為群眾贈送科普書籍100余冊。
在楊河村大豆種植基地,李存玲、惠清深入大豆種植行間,實地測定畝株數、單株有效莢數、莢粒數,與群眾親切交談,了解今年大豆種植品種,估算大豆畝產,鼓勵群眾及時收獲成熟大豆,切實做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脫粒一塊,晾曬一塊,堅決做到能收即收、能曬即曬,最大限度降低損失,確保顆粒歸倉。
據了解,石門鎮今年播種糧食2.68萬畝、油料1800畝,烤煙6000畝、蔬菜4000畝。栽培香菇30萬袋、羊肚菌17.8畝,預計產量可達305噸,產值520.2萬元。種植中藥材3634畝,產量1378噸。
“我們是農民的兒子,吃過苦、受過累,最能理解農民需要什么。我們帶領鄉親們用科技富起來,覺得無比甜蜜。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意義就在這里。”惠清說。“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在農村扎根,“科技興農”促進農民增收、鄉村致富、農業發展。通過我們科技特派員的不懈努力,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在商洛農村扎下根來,許多農村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為農民增收、鄉村致富、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脫貧戶實現了‘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根本性轉變。”科技特派員李存玲。(通訊員:彭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