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10:44:49
暑氣未盡,秋意徐來,行走在生機勃勃的泰山大地,一座座村居亮麗多彩,一條條道路通達四方,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一幅村莊美、村民富、鄉風好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盡情鋪展。
鄉村建設規劃先行,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近年來,泰山鄉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借鑒“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深刻領會和把握“千萬工程”核心理念與關鍵要素,奮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按照“黨委帶動、支部推動、黨員出動、黨群互動、群眾行動”的工作模式,突出發揮黨員干部的“領頭雁”作用,將環境衛生整治納入年終考核、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工作重點內容,積極組織全鄉黨員干部主動參與,形成“組織引領、黨員先行、全民參與”的共治共享氛圍,實現基層黨建和人居環境整治共促共贏。
走進泰山鄉,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靈芝菌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群群色澤光亮的冷水魚在水池歡快游動,一座座別致亮麗的農家庭院成為村民們的溫馨港灣,舊輪胎、廢木材改造成的一物一品留存著鄉村記憶……目之所及勃勃生機,無不彰顯著鄉村建設的嶄新風貌、講述著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
“在‘頭雁’的帶動引領下,我們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干、村組群眾齊心干的良好局面,為推進人居環境凈化整治提供堅強保障。”興桃村黨支部書記朱杜峰說,以農村全域無垃圾為抓手,將持續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成果,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改善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在做實做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泰山鄉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發力宣傳的方式,廣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政策和重要意義,開展周一周五衛生大掃除活動,通過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發動全員參與,引導和加強轄區群眾保護環境意識。通過建立“紅黑榜”、運轉“積分超市”,將群眾的行為進行量化和細化,將其作為“文明家庭”評選的重要依據,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激勵氛圍,不斷激發群眾自覺改善人居環境的內生動力,形成村容村貌的外在和鄉風文明的內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風景美如畫,幸福踏歌來。走進泰山鄉同心村,村道干凈整潔,村民安居樂業,縱橫交錯的鄉村道路,匯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風光圖,村口墻繪描繪出村民共同奔赴鄉村振興的生活場景。
和美鄉村建設的成果如何,村民們是最直接的見證者。
“近幾年我們村貌變化確實大,有花花草草,廣場也有了,我們老人們心里也舒坦。”在同心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張守朝老人站在自家院子里,向我們細數著變化。
和美鄉村不僅美在居住環境,也美在富民產業。近年來,泰山鄉堅持黨建引領,立足資源稟賦,不斷建強支部堡壘、壯大特色產業、完善制度建設,多措并舉合力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相繼完成了香林村山地立體農業示范點建設,興桃村村集體經濟項目農家樂建設項目,新崖村村集體經濟項目民宿裝修完善,雙河村冷水魚養殖場建設、靈芝種植示范園,同心村凰鳳山云海觀景部分挖掘。在吸納鄉內勞動力穩定務工的同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群眾收入實現“雙贏”。
從“一瓶蜜環菌”“一條冷水魚”到一個產業,一頭連著田間、一頭連著餐桌,串起的是泰山鄉特色產業融合的價值鏈。
新產業串珠成鏈,新業態各美其美。
新時代,新征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這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必須穩扎穩打、久久為功。泰山鄉將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接著一件抓,“硬件”“軟件”兩手抓,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轄區群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王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