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11:50:31
在崇信縣錦屏鎮的棗林村,因為香菇種植而綻放出別樣的光彩,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活富足的新“豐”景畫卷正徐徐展開。
9月4日,走進棗林村香菇種植基地,一個個大棚整齊排列,宛如白色的波浪綿延起伏。大棚內,溫度和濕度被精準控制,為香菇的生長創造了理想的環境,整齊排列的菌棒上長滿了鮮嫩的香菇,如小傘般綻放,圓潤飽滿,散發著陣陣清香。
近年來,崇信縣積極推行“村集體+企業+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采取生產托管、保底收購、公司統銷的方式,引導10余戶群眾培育香菇5萬余棒,并簽訂保底回購協議,最大限度保障農戶利益,同時帶動周邊40余人長期務工,人均年增收2萬元,進一步實現了鄉村產業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有增收、群眾有收入。
基地負責人張宏勛說:“我們公司主要培育香菇菌棒80萬棒,其中夏菇50萬,冬菇30萬,采取的是線下鮮菇銷售,年產量80萬斤,主要市場是西安和蘭州,年收入350萬元。”
香菇種植的投入成本相對較低,可利用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收益卻頗為可觀,具有一定的生態環保優勢。同時,香菇種植對土地要求不高,一些閑置土地和荒地得到了有效利用,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香菇種植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為鄉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繪就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農民富裕的新“豐”景。(信敏雅 趙亞楠 徐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