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15:24:16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改變就業觀念,選擇在農村創業,成為“新農人”。他們將夢想的種子扎根鄉土,收獲“豐收人生”。
走進位于大寨街道寨西村的壹分耘家庭農場,農場負責人王勤鵬正在給棚里的火龍果修剪種苗,一排排整齊有序的火龍果枝條向下彎曲,黃色、紅色的果實掛在枝條上,豐收在望。
從創業初期的1個大棚種植火龍果,到現在發展到6個大棚的種植規模。王勤鵬感慨萬千,創業前兩年他引進了十多個火龍果品種,引種研究,試種,支出大,收入少。2018年,王勤鵬參加楊凌創新創業大賽取得好成績,他探索出來的在北方種植火龍果的產銷模式引發關注,前來訂購的客戶越來越多,火龍果種苗遠銷全國各地,建立火龍果標準化栽培大棚150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450畝。
隨著“南果北種”的模式,不斷在北方地區推廣,近兩年,王勤鵬開始嘗試在火龍果苗子上嫁接花卉,經過多次實踐,他成功嫁接了蟹爪蘭、令箭荷花、猴尾等。據了解,作為仙人掌的“親戚”,火龍果的根莖極易儲水且耐寒耐旱,因此在火龍果上嫁接仙人掌,仙人掌長勢更旺、品質更好,造型也更奇特。一株嫁接火龍果莖段的蟹爪蘭,可以賣到30—50元,高難度造型的甚至可達100元一盆。
為了提高產品銷量,王勤鵬轉變思路,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打開了銷路?!斑@批盆栽是今年3月開始嫁接的,等到9月至12月,它們就會開花了?!泵刻焱砩?,王勤鵬就會支起三腳架,在大棚里用手機進行網絡直播,不厭其煩地解答全國各地網友的問題,仔細地展示著每一株嫁接的花卉盆栽。棚里嫁接的花卉也都通過這種方式出售,單日最高銷售額達到了1萬元。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創業這幾年,王勤鵬對農業的認識也在不斷改變,他感慨道:“以前父母種地都是靠天吃飯?,F在的農業發展不一樣了,有各種先進的理念,我要更講究的是如何在一塊地上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王勤鵬表示,如今,國家在政策方面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高,鄉村的創業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他堅信著,在未來會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之路。
記者:孫雅楠 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