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17:02:09
有一種執著叫永不低頭,有一種覺悟叫自強不息,有一種感動叫身殘志堅。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殘疾人要比健全人付出得更多,才能得到屬于他們的收獲。
天空下起了淅瀝的小雨,站兒巷鎮崖角村的羅發明一步一緩地走過泥濘濕滑的小路,來到豬圈喂養家里養的生豬。羅發明挽起褲腳,露出左腿,細瘦的左腿與健康粗壯的右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告訴村組干部,2014年,他的左腿受傷,而后就再也沒有恢復。
回想起過去艱難的時光,羅發明表示,自從左腿受傷殘疾,他無法做體力活,外出務工別人開始嫌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導致家里的條件一度拮據,全靠務農得以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在生活上造成了不少困擾。為了補貼家用,他也去外地工廠打過工。在外打工時,由于左腿行動不便,他只能更加起早貪黑才能達到和常人一樣的工作效率。他說:“我一天都不敢休息,哪怕刮風下雨,腿疾發作我也不敢懈怠。”就這樣,在外辛苦打拼幾年的他也沒有得到穩定的發展。
幸運的是,幾年的務工經歷羅發明雖然沒有存下多少積蓄,但外面豐繁的世界開闊了他的眼界,正值2015年,全國豬肉價格上漲,每斤最高的時候達到了20元,這讓在外四處漂泊打工的羅發明發現了新的機遇。何不自己開一個小小的養豬廠?母豬繁殖能力強,小豬仔生下來就能賣錢,養大的生豬可以賣肉。而且家里年邁的父母自己也可以照顧得上。就這樣,羅發明自學養殖知識,毅然開始了他的養殖之路。
萬事開頭難,2016年春節剛過,羅發明籌備生豬養殖場,剛開始,啟動資金不足,他只能先買來一頭能繁母豬,并配了種豬。幸運的是他家的母豬很快就下了一窩小豬仔,全家人都開心極了。2017年的春節,看著養大的生豬,羅發明開心的想,終于可以賣一大筆錢了,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結果,因為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當年養豬的人大幅度增加,豬肉價格降了,市場上出現了大批的商販,豬肉賣不出去了。他說:“眼看辛苦投入一年賺不到錢,我急得整夜睡不著。”幸運的是,在朋友親戚的幫助下,雖然賣得比較慢,但還是一點點的銷售了出去。
羅發明說:“我在創業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幫助,沒有這些幫助,我很難發展到現在。”2020年,站兒巷政府了解到羅發明在搞養殖,給他介紹了專業的技術員傳授養殖知識。雖然這兩年羅發明一直在自學養殖技術,但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遇到防疫、繁殖等專業知識還是會犯難。有了專業人士的助陣,不僅養殖規模快速擴大,還新建了養豬圈,收入大大增加。2022年,羅發明因為規模化的養殖還領到了政府給予的殘疾人創業獎勵資金5000元。
今年,羅發明家已經有了70多頭生豬,一窩窩的小豬仔讓人看了就滿生歡喜,現在,村子里有人搞生豬養殖總要請教羅發明,他也毫不吝嗇的幫助大家,從不推脫。
崖角村村支書說,“雖然他是殘疾人,但現在在村里反而總是他在幫別人。”羅發明則表示,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他在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幫助下創業才有了成績,就應該回饋大家,為鄉親們致富增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張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