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18:29:04
盛夏時節,走進宕昌縣理川鎮豐順農民專業合作社高原夏菜溫室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整齊的大棚一眼看不到頭。一壟壟“羊角”辣椒植株郁郁蔥蔥,一個個圣女果象紅珍珠綴滿枝頭,工人們穿梭于田埂間,麻利地采摘、打包、裝車。
“今年初次嘗試種植繁育辣椒,沒想到迎來了如此喜人的收益,銷路完全不成問題,眼下,高原夏菜溫室種植基地種植的訂單辣椒進入盛產期。每斤從最開始的3元到如今的2.5元,目前已經發往武都、宕昌等蔬菜批發市場,深受當地客商的青睞,高原夏菜,帶動了麻界灘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鼓起了村民們的腰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羅韓德滿心歡喜地說。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由于蔬菜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育苗、移栽、管護、采收各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從栽植辣椒、圣女果、架豆到成熟采摘,我在園區已經干了三個多月了,一天能掙百十塊錢,一月工資3600多元,加上流轉土地的租金,夠俺花了。”正在大棚采摘蔬菜的麻界灘村民趙普桃笑著說。
理川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抓手,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方向,不斷擴大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通過拓渠道、延鏈條等方式讓農民既可以獲得土地租金,又能在發展特色產業中獲得收入,真正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助推村集體經濟多類型、多元化發展。由此,宕昌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還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黨支部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農民心中的威信,村組織更堅強、農民更擁護、經濟更富裕、農村更和諧。
撐起一個“菌棒”。理川鎮積極招商引資羊肚菌種植企業。眼下,正在對現有的大棚設施進行改進優化,羊肚菌種植即將投產。
種好一個“土豆 ”。優化聯農帶農機制,麻界灘村推廣良種、良法、良田,種植品種克新1號土豆20畝。在鄉村振興路上點亮了一道“薯光”。
找到一個“保姆”。麻界灘村農戶將家里的川壩田地全部托管給合作社種植高原夏菜,不用操心,收成還有保障。 理川鎮開展全市場化、全流程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由鎮聯合社領辦產業發展,通過耕、種、防、收全鏈條農業托管,當起了農戶的“田管家”,實現村集體經濟壯大,農業增產、產業增效、群眾增收。
如今,麻界灘村積極推行食用菌、土豆、架豆、黃瓜、圣女果、辣椒輪作種植不斷檔,實現耕地效益最大化。打開了良種、良法、良機、良技入田的快速通道, 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也為理川鎮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近年來,理川鎮聚焦高原夏菜特色產業,堅持以“鏈式思維”抓全產業鏈建設,釆取“黨支部+鎮聯合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改造升級雙層鋼架大棚159座,日光溫室11座。今年春季,從甘谷武山、寧夏、山東等地引進科學種植技術,繁育辣椒、西紅柿等蔬菜苗30萬株,種植新品種克新1號土豆20畝,發展高原夏菜360畝、訂單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160畝。這幾天,鎮干部當上了田秀才、推銷員,在武都、岷縣等周邊縣區已聯系蔬菜售賣點12處,銷售各類蔬菜10萬斤,銷售額達25萬元以上,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真正讓特色種植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統”上發力,鄉村振興。通過生產托管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村里的農業實現了降本增效、綠色發展,集體經濟得以壯大,農民的獲得感增強。理川鎮黨委書記毛若棟說:“靠蔬菜種植業,我們迎來了好光景,錢不少掙、地有人種,生產更發達、生活更富裕、鄰里更和睦、黨群更團結,鄉村更和美。”(劉國慶 劉治學 王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