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0:03:03
“一桶水(15kg)配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50克+3%阿維菊素微乳劑10克,在蛀果蛾化蛹出土繁殖期,適時對山茱萸樹冠進行全面噴灑。大家一定要記牢這種山茱萸防治病蟲害、降低農殘的辦法,并嚴格去做,今年的山茱萸就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增加大家的收入......”這是7月24日蘇陜協作項目:陜西丹發成中藥材供應鏈有限公司(簡稱陜西丹發成)聯合寺坪鎮在花園村舉行”著力打造山茱萸高質量發展基地、培育秦嶺藥材新質生產力”主題培訓時,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專題研究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家孫小芳在現場給參訓的群眾反復強調的一段內容。此次培訓的開展標志著陜西丹發成在寺坪鎮開展2萬畝山茱萸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己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據了解,在寺坪鎮“打造山茱萸高質量發展基地、培育秦嶺藥材新質生產力”這個項目,是由政府主導,企業投資主抓,部門配合,企地聯手,共同打造2萬畝山茱萸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采取追蹤溯源,開展GAP認證,是提升山茱萸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值的一項惠民舉措。旨在打造山茱萸特色小鎮,開發山茱萸中藥歷史文化及花果景觀生態旅游,塑造丹鳳山茱萸品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一直以來,丹鳳山茱萸以色紅、肉厚、藥效成份含量高而譽滿華夏,深受全國各地藥商的青睞。目前全縣山茱萸栽培面積近13萬畝,年產山茱萸肉3000噸,約占全國總產量25%左右,是全國山茱萸主產縣,也是陜西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縣。寺坪鎮擁有山茱萸種植面積2萬多畝,是全縣山茱萸的主產區之一,花園村山茱萸栽植面積2300余畝,年產量在150噸以上,產值達750余萬元,戶均收入2.5萬元以上。近年來,群眾受市場諸多因素的影響,對昔日十分看重的山茱萸“紅果果”采取粗放管理,放任自流,致使山茱萸“蛀果蛾”等病蟲害發生嚴重,株危害率達9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僅此一項造成全縣山茱萸年產量損失500噸以上。同時,由于群眾在防治山茱萸病蟲害時使用禁用的農藥水銨硫磷,該藥殘毒期長,不易分解,造成山茱萸農殘超標,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優勢,只能低價出售,每公斤少賣6一10元,全縣每年總損失在3000萬元以上。
為重振丹鳳山茱萸雄風,引領群眾實施科學防治山茱萸病蟲害,提升山茱萸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增加群眾收入,陜西丹發成中藥材供應鏈有限公司在寺坪鎮打造2萬畝山茱萸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追蹤塑源,開展GAP認證。首先第一步目標就是以高效低毒農藥取代高毒高殘留農藥,大力推廣安全防蟲技術,切實降低山茱萸農殘,提高藥材質量;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推廣以合理施肥、科學修剪、疏密去雜、安全植保、科學采收、統一加工等為內容的山茱萸綜合科管技術體系。
自7月16日開始,陜西丹發成公司技術人員巡回在寺坪鎮11個村進行了山茱萸科管培訓,由該公司特聘專家,的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專題研究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家孫小芳、丹鳳林業高工劉書平專題向茱萸主產區向群眾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殘低的菊酯類農藥防治山茱萸病蟲害,重點講解了病蟲發生規律、防蟲時間、用藥品種,如何噴施,注意事項等知識。培訓中在現地向群眾指導山茱萸正確施肥位置、施肥時間、施肥深度、肥料種類、施肥量等生產實用技術。同時,該公司投入資金50萬元,用于農戶購買農藥補助和配備各類儀器、設施。為了鼓勵群眾積極使用低殘農藥防治山茱萸病蟲害,分別與村、農戶、當地中藥材經銷商簽訂購銷合同,決定在山茱萸成熟采摘后,以高于市場價百分之三的價格回收群眾采摘的山茱萸。
據介紹,至目前該公司已在寺坪鎮完成了培訓工作,直接受訓農戶388戶,發放培訓資料560份。同時對11個村每個村聘請一名蟲測報員,每個村安排11個測報,在樹枝上吊掛誘捕器和地面網罩等進行每天的病蟲測報;分別在寺坪村、毛里崗和花園村建立微型氣象站3處,適時適地為農戶開展防蟲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丹鳳縣 劉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