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10:08:00 康偉 屈玉兵 吳江娜
盛夏七月,各種瓜果陸續成熟。7月19日,記者在寧條梁鎮廟畔村大棚西瓜種植基地看到,一棚棚碧綠光滑、圓潤飽滿的麒麟西瓜已進入成熟期,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打包、裝箱,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種植戶楊家保正在瓜棚里忙碌,據他介紹,“麒麟”西瓜適合在沙質土壤地生長,寧條梁鎮地處半干旱地區,具有土質疏松、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自然條件,再加上使用農家肥,種植出來的“麒麟”西瓜皮薄多汁、香甜可口,備受消費者青睞。由于是錯峰種植,在八月初,又將有一茬麒麟西瓜成熟上市。上市后的麒麟瓜除了在本地銷售外,還銷往沿海地區以及新加坡等地。這種錯峰供應種植模式,不僅提升了西瓜產業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幫助瓜農增收致富。
今年,廟畔村積極建設高標準農田,流轉了1萬余畝土地打造麒麟西瓜種植基地。基地建成后,村民們除了收取土地流轉租金,還可在大棚西瓜地里打零工,從事栽瓜、鋤草、掐枝這些活,到最近每天摘瓜、裝車,整個種植季基本都有活干,每天都有收入,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致富夢”。
寧條梁鎮廟畔村黨支部書記吳生貴說:“我們村是地下水超采治理有效區域,按照國家的治理體系,一畝地(用水量)不能超過198方,而我們引進節水小拱棚(麒麟)西瓜,只用70方(水)就夠了,大大減少了地下水的使用量。‘’
大棚經濟不僅是種植戶的致富窗口,也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閑務工問題的有效途徑。發展設施農業,為農民提供產業扶持和技術服務,能有效激發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引領農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促進村集體經濟壯大和鄉村產業振興。
靖邊縣園藝推廣中心主任李建宏說:“設施拱棚西瓜在我縣有很大種植優勢,目前已經發展到1.2萬畝,一畝的產量大約是8000斤,收入可達到2萬元。我們計劃在全縣不同區域,逐步推廣種植,預計在2026年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寧條梁鎮廟畔村的設施西瓜產業,不僅可以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更是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