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 17:40:43
高溫熱害是玉米生產當中遭遇的一種自然災害。當前,渭北旱塬長時間高溫少雨,導致土壤失墑,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
為減輕高溫干旱對旱地春播玉米產量造成的不利影響,切實提高種植戶對農作物的田間管理水平。
7月1日,在國家“十四五”旱農項目支持下,農業農村部西北黃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主任、陜西省農業節水體系崗位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任小龍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在陜西省合陽縣甘井鎮東休里村召開“旱地春玉米深松溝播集雨全程機械化技術(田間管理)”現場培訓會,以實際行動助力“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任小龍說,玉米“三分種,七分管”,目前正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他為種植戶分析了渭北旱塬區,特別是合陽縣玉米產量形成過程、高產途徑,詳細介紹了“旱地春玉米深松溝播集雨全程機械化技術”的追肥方式、病蟲害防治、應急排灌等田間管理措施。
同時,就農民提出的施肥、用藥、無人機操作、成本、效益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解答。還為前來參加培訓的農戶講解了玉米田間管理的相關農資,發放了農機具及技術指導手冊,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現場參加培訓的農資企業、飛防公司還為農戶演示了“智能化一噴多控技術”,并為農戶講解了部分可噴施的葉面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等農資資料,指導他們進行病蟲防治、倒伏阻控、延衰增重等防控目的。
據了解,“旱地春玉米深松溝播集雨全程機械化技術”依托農業農村部西北黃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陜西省農業節水體系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陽小麥玉米試驗示范站,基于各類旱農項目支持,通過幾代人30余年接力攻關,在持續的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過程中形成。
任小龍表示,團隊將始終立足于北方旱區,以渭北旱塬區為窗口,積極、持續進行作物旱作節水技術研究、示范、推廣等工作,以推動國家糧食產能提升及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綠色發展。
合陽縣農技推廣中心、甘井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陽小麥玉米試驗示范站工作人員及甘井鎮旱地玉米種植戶等100余人參加了培訓會。
通迅員:蔡鐵 蔡耀輝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李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