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康縣牟家壩村:村美民富產業興 和美鄉村入畫來

2024-07-01 14:52:51   

仲夏時節,走進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一座座房屋整潔亮麗,一條條道路通達四方,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 ,一處處美景映入眼簾……一幅村莊美、村民富、鄉風好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20240701145327466-61-087fe.png_scale_.png

近年來,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積極踐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三個共同”促振興機制創新為抓手,深入推進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塑形:扮靚村容村貌

“家還是家,院還是院,卻沒有了雜亂,生活環境更好了。”牟家壩村村民唐連杰欣喜地說著村里的變化。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我縣建設“五美康縣”的精髓之一,也是牟家壩村村容面貌改善堅持的一個原則。在牟家壩村的各個院落,隨時可見“舊物件”發揮的“新作用”:爛泥地改造的“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生機盎然,老木塊拼成的小柵欄、舊磚塊搭建的花園、門前小框里的爛漫鮮花……通過當地能工巧匠的巧手,牟家壩村不僅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也充分激發了群眾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  

20240701145334424-65-568a4.png_scale_.png

“以前,這塊地雜草叢生,到處都是野草,改造后栽了四季豆、青椒、茄子等蔬菜,家門口變美了。”村民朱守梅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一邊在自家“微菜園”里采摘蔬菜,一邊興致勃勃地介紹:“村里還隔三差五組織我們清掃房前屋后的衛生,村民看到居住環境干凈了,都很自覺地清理、保持自家的衛生,現在整個村子的衛生狀況有了很大變化,日子是越過越舒心。”   

20240701145331932-46-a197b.png_scale_.png

如果說潔凈有序的村容村貌是打造和美鄉村的“面子”,那么干凈整潔的庭院則是打造和美鄉村的“里子”。“在村容面貌改善行動中,我們把‘美麗庭院’作為加快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和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抓手,突出‘居室美、廚廁美、院落美、綠化美、家風美’標準,以美麗家園促村容村貌提升,讓院落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活空間,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岸門口鎮副鎮長瞿國琳說。

賦能:發展多元產業

一株株玉米長勢喜人,一罐罐蜂蜜醇香甜蜜,一顆顆車厘子樹郁郁蔥蔥……

近年來,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有效整合產業要素和創新要素,積極探索“支部建鏈、合作社強鏈、企業延鏈、農戶補鏈”的“四鏈”模式,全力構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新發展格局。

20240701160728491-65-c49a8.jpg_scale_.jpg

在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獼猴桃種植基地里,放眼望去,成片的獼猴桃枝蔓叢生、青葉含翠。一個個果形飽滿、大小勻稱的獼猴桃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散發著淡淡清香,甚是誘人。

“今年獼猴桃掛果很好,預計畝產產量能達5000斤左右,到時候我們會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銷售,估計畝產值能達1.5萬元左右。”牟家壩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負責人朱守強驕傲的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我們牟家壩村提高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基地里,放眼望去樹上獼猴桃隨枝葉微微搖擺,樹下上萬只毛色鮮艷、體態勻稱的土雞結隊穿梭林間,悠然踱步。穿行在獼猴桃林里,朱守強一邊給雞添食一邊說道:“獼猴桃園里發展養殖區域大、活動范圍廣、養殖密度低,雞苗成活率高。在這里發展養殖產業成本低,早晚添下食就可以,不影響日常工作。”放養在獼猴桃林里的土雞,活動空間大,具有適應性強、抗病能力高的特性,食物主要以玉米、麥麩以及林地草蟲為主,雞肉口感筋道、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2021年采用“種植+養殖”相結合的生態循環種植模式以來,如今已經初具規模。據了解,合作社在實行種養結合模式后,總投資20余萬元,占地22畝,養殖2.5萬只土雞,預計能達成獼猴桃年收入33萬余元、土雞養殖30余萬元。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該村在不斷夯實產業之基,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基礎上,還利用村內600多畝耕地,種小麥、種玉米、種油菜和黃豆、紅豆、高粱等小雜糧,形成了土地從不撂荒,四季耕耘不停歇,農田里時時都能看到忙碌身影的鄉村振興“造血”的幸福之路。

鑄魂:培育鄉風文明

走進康縣牟家壩村,一幅幅主題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的公益廣告出現在村子的各個角落,成為村內一道靚麗的文明風景線,彰顯著文明新風尚。

“媽,你別來廚房了,我馬上把飯端過來,你坐那兒等著就行。”該村村民周翠芳邊說著,邊利落地端起灶臺上放著飯菜到院子里的桌子上。

“我和孩子他爸結婚已經30年了,婆婆公公一直幫著我們,兩個孩子上學、教育到陸續參加工作,不同程度扶持我們。現在我們對娃們的教育就是尊老愛幼,爺爺奶奶付出了,我們必須得回報。”周翠芳說起婆婆公公一直以來的幫助,滿是感激。

20240701145331998-44-a0318.png_scale_.png

周翠芳是一位樸實正直厚道的農村婦女,多年來勤儉持家,認識的人都會交口稱贊,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多次被岸門口鎮評選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媳婦”等榮譽稱號,她是一名普通人,更是村民們學習的榜樣。

建設和美鄉村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如果說牟家壩村的鄉村建設讓鄉村具備了外在美,那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則進一步促進其內在的和諧美。  

該壩村通過每月定時召開民事直說會,與村民一起講政策、拉家常、聽實情、議事情。大家敞開心扉,群策群力共同描繪美麗牟家壩的美好藍圖。對于村民提出的建議、反映的問題,村兩委成員詳細記錄和耐心解答。

近日,在牟家壩村黨群服務中心,兩位村民的一起糾紛在這里得到了及時高效的化解:因林界、地界不明,雙方發生矛盾糾紛,在村委會的調解下,兩位村民笑著握手言和。  

而因生活污水隨地排放造成的群眾矛盾糾紛,牟壩村通過民事直說議事會議,集體研究討論,后向鎮政府爭取資金,最后終于解決了這個困擾牟壩村村民多年的難題。

“這一條路原先很臭,污水從高處流向洼地,滿路面淌,村民之間矛盾不斷,現在各家的污水直接通過地下管道排走,村上還在上面鋪上土種了花和蔬菜,生活污水治理給村子帶來很大變化!”正在廣場上散步的村民朱大爺笑呵呵地說。

20240701145336131-1-d1d3a.png_scale_.png

目前,牟家壩村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3件,辦理事項9件;組建紅白理事會、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5個,開展“村評戶比、家潔院凈”等文明實踐活動6場次,惠及群眾160多人次。

如今,康縣岸門口鎮牟家壩村實現了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的轉變,真正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和遠方”。(李蓉奧)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
編輯:任軍輝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