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1:34:59
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人才隊伍不斷壯大,6月6日至7日,6月18日至19日,由楊凌示范區科技創新和轉化推廣局與農業科技報社,聯合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辦的2024年特色產業培訓班先后開班授課。來自全縣的中藥材種植戶、基層農技人員約800多人參加培訓。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慧(左二)在紅巖寺鎮紅安村講解連翹管理技術
此次培訓分為兩個時間節點進行,兩期共用時4天,開展培訓活動9場,覆蓋全縣9個鄉鎮的9個村組(社區),邀請1名中藥材專家和1名食用菌專家采取“理論講解+現場操作示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講授了天麻、豬苓、連翹生態種植技術和初級加工技術,以及如何提升其銷售等級實現價值最大化,如何提升中藥材種植及初加工質量管理規范等一系列實用課程,還講授了木耳產業目前市場動態、木耳種植注意事項陰、雨天管理技巧和木耳干凈采摘要點等相關內容,并帶領學員前往本地種植基地等地現場參觀學習,引導學員融會貫通、知行合一。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慧在紅巖寺鎮紅安村講解連翹管理技術
其中,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慧分別圍繞《連翹栽培管理技術》、《天麻種植管理技術》和《豬苓種植管理技術》,在紅巖寺鎮本地灣村、躍進村和紅安村先后開展培訓;高級農藝師李丹青圍繞《木耳種植管理技術》,先后在紅巖寺鎮張坪村和紅巖社區開展培訓;乾佑街辦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張秋華圍繞《天麻種植管理技術》,在乾佑街辦車家河村開展培訓;下梁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鄒志勇圍繞《豬苓種植管理技術》,在下梁鎮西川村開展培訓;小嶺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陳世楊圍繞《豬苓種植管理技術》,在小嶺鎮常灣村開展培訓;鳳凰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干事范菲菲圍繞《天麻種植管理技術》,在鳳凰鎮龍潭村開展培訓。
高級農藝師李丹青(右二)在紅巖寺鎮張坪村講解木耳干凈采摘要點
高級農藝師李丹青(左一)在紅巖寺鎮張坪村講解木耳管理技術
“每一位專家的授課都是精彩又樸實的,使我對現代農業、中草藥種植有了全新的認識,生產中的許多疑問也都在交流中得到了解決。”連翹種植戶張大哥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慧的培訓高度認可,歡迎她下次還來柞水授課。
“通過學習新理念、新技術,我認識到了光是埋頭苦干不行,掌握現代農業管理技能,特別重要。希望政府以后多組織此類培訓。”木耳種植大戶李大姐覺得,這次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非常實用。
“本次培訓以學員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不斷提升學員能力水平為目標,希望起到‘培養一個人、帶動一個村’的作用,為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柞水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袁曉勇介紹。
通過此次培訓,夯實了參會人員的力量根基,鼓舞了他們的種植熱情,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學到了中草藥和木耳種植、生產、加工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推動柞水縣特色產業規范化、標準化、可持續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慧在車家河村講解天麻、豬苓種植管理技術
合影留念
據了解,柞水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成立于2012年,主要承擔全縣木耳、中藥材、食用菌、蔬菜、烤煙、茶葉、園林水果、特色花卉等特色產業和一村一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的編制實施;鄉村特色產業振興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落實、技術推廣、科技示范、基地建設、規范化生產及產業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研究全縣特色產業文化發展定位、工作思路、推進措施,打造柞水木耳、中醫藥等產業文化特色品牌,促進木耳、醫藥等特產產業與文化旅游有機融合,協調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職能。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郭媛媛 雷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