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老把式”遇上“新農人”種瓜有“秘籍”

2024-06-13 14:42:23   

一個50元的西瓜供不應求,它究竟為何能賣到比普通瓜更高的價格,還如此暢銷?這要從務農“老把式”郭銀科成為“香瓜哥”的故事講起......

近日,記者走進蒲城縣六合老口味果蔬專業合作社,大棚內,一人多高的瓜蔓順著吊繩向上攀爬,足球大小的西瓜被網兜套著懸在半空。“瓜棚里的瓜已經賣了80%了。最近一單銷了267盒,發往了西安。”該合作社負責人郭銀科在瓜棚內忙著打包西瓜禮盒。

IMG_4365

郭銀科是蒲城縣翔村鄉六合村人,從2000年開始,他就種植甜瓜、西瓜等,當時規模小、品質一般。但郭銀科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如何種出有‘味’的瓜?”

2010年,郭銀科帶著問題踏上了“尋味之旅”。他來到白水、大荔、合陽等縣,嘗遍了每個種類的瓜,又用了4年時間反復實驗和栽培,終于,兒時的那種“肉厚、汁多、香甜”的瓜味再次打開了他的味蕾。

用本土種子,改良種植模式,是郭銀科種出香瓜的“秘籍”。“棚內專施農家肥、油渣和生物有機肥。做到人工除草、棚內蜜蜂授粉、通過棚內高溫、空氣對流、自然揮發,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郭銀科總結道,這樣種出的瓜健康綠色、更具風味。

瓜更“香”了,該如何塑造品牌,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光種瓜不行,品質上去了也不行,要有叫得響的品牌,瓜才能賣得好、賣得遠。”于是,郭銀科又為樹立品牌忙得不可開交。

2013年,六合老口味家庭農場成立;2015年,“香瓜哥”商標注冊成功。有了這樣一張“身份證”,“六合老口味”的市場也逐漸打開了,前來買瓜的人多了起來。郭銀科非常開心,他說:“品種、品質、品牌,缺一不可!”

微信圖片_20240613135535

如今,六合老口味家庭農場升級成了蒲城縣六合老口味果蔬專業合作社,瓜的種植面積達76畝,共有12個大棚,種有彩虹西瓜、奶油蜜瓜等十多個新優西甜瓜品種。

23年種瓜之旅,郭銀科的試驗成功了,他將這些經驗傳授給了周邊鄉親,帶著大家一起種、一起富。202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六合村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打造了“產、供、銷”一條龍農業聯合體。

在郭銀科的帶領下,周邊200多戶瓜農種起了“香瓜”,每個大棚每年至少增加2萬元收入。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剩余勞動力100余人,讓他們在家門口鼓足了腰包。

近年來,合作社還與市農科院國家西甜瓜綜合試驗站、省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蒲城縣農業農村局設施農業發展中心合作,進行西甜瓜新優品種試驗示范推廣。今年,又被農業科技報社授予了“鄉村振興科技示范基地”榮譽稱號。

微信圖片_20240611083949

“年紀大了,下一代傳承的就是品牌。”2018年,郭銀科的兒子郭棟大學畢業后,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合作社未來發展的重擔。“從小看著父親在地里忙碌,我也耳濡目染學到了一些本領。現在合作社發展的越來越好,我也想為村里的產業發展做出一些貢獻。”抱著一個西瓜,郭棟樂呵呵的往棚外走去。

“咔嚓”,一聲脆響,一個“彩虹”西瓜露出了鮮嫩的果肉,橙紅漸變的瓜瓤。“這個瓜口感脆甜多汁,做成禮盒裝,賣得非常好。”郭棟說,他家的瓜棚分冷棚、溫棚和暖棚,從4月開始,一直到10月,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瓜,讓大家一飽口福。

鄉村振興的路上父子接力,讓特色瓜富了產業甜了農家。“現在,瓜棚安裝了智能控棚設備,棚內溫度更加適宜,瓜也打開了銷路。未來,我想能有更多的新品種‘住’到瓜棚里,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對于未來,郭棟有信心干得更好。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張歡 谷幸 王宇飛

編輯:張靜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