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09:29:07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農村發展,因路而興。
在甘肅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鎮馬路灘村,這里的土路曾經坑坑洼洼,當地農業產業發展也因路而受困。如今,新修的公路四通八達,村里的東西運了出去,村民們因路而致富。“村里的路越修越好,村里的產業越來越興旺,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馬路灘村村民李建忠說。
在河南新安縣送了十幾年快遞,快遞員張延軍是近年來當地農村公路變化的見證者。“之前因為路不好走,不少快遞的配送和攬收只能放在縣城。現在路修通了,路網密了,我們把攬收的服務點直接設在鎮子里的果園中,農產品的寄遞成本更低了。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張延軍說。
農村公路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設施。十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累計投入建設資金達4.2萬億元,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約250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目標全面實現。截至2023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從2014年底的388.16萬公里增長到460萬公里,增長18.5%。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周榮峰表示,“四好農村路”串聯起了城市和鄉村,盤活了農村地區文化、旅游等特色資源,帶動城鄉客貨雙向流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民群眾出行實現了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安全”轉變,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面貌得到深刻改變,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修好一條路,帶活一大片。如今,農村公路與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道路、其他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有效盤活了農村地區的資源,為廣大群眾鋪就了致富通道。
“我們沿213國道至老青海湖鄉,往304省道甘子河方向行駛5公里,就來到了露營基地。基地正前方是碧波蕩漾的青海湖,背靠巍峨雄壯的同寶山,游樂設施豐富,家人都很喜歡。”一位來自陜西西安的游客說。
“五一”假期,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市場呈現穩步復蘇、供需兩旺態勢。假日期間,全州共接待游客7.57萬人次,同比增長5%,實現旅游收入2784萬元,同比增長14.6%。這背后,離不開一批旅游精品風景道的支撐保障。
近年來,海北藏族自治州交通運輸局圍繞交旅融合引領全域旅游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依托生態資源、紅色資源等優勢,以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為抓手,持續建設環青海湖、環祁連山、環門源百里油菜花海生態旅游觀光廊道,加快布局“快進慢游”交旅融合服務體系,助力海北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亦行亦游、景隨路至、路景交融,一幅交旅融合美麗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初夏,湖北省黃岡市,一條條色彩斑斕、標識醒目、便捷通暢的多彩旅游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美化了城鎮鄉村,帶活了富民產業,幸福了沿線村民。
多彩旅游路是黃岡市謀劃旅游出圈的創新舉措。“我們結合省交通運輸廳部署的美麗國省道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公路路域環境整治提升等行動,整合公路沿線各類要素資源,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黃岡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倪紅玲介紹。
目前,黃岡市第一批1000公里多彩旅游路示范線路已全部建成,盤活了沿線資源,推動旅游民宿、美食村、研學旅行、康養旅居、戶外運動等文旅新業態融合發展。
暢行在團風縣環牛車河水庫的多彩旅游路上,路邊百花綻放、草木蔥蘢,月亮灣露營基地人頭攢動。“今年以來,露營基地客流量達到3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了40%。”據團風縣總路咀鎮黨委副書記張澤飛介紹。
“路面平坦寬敞,沿線景色美不勝收,路本身也成了風景,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帶動今年藍莓的銷量不斷增長。”黃梅縣停前鎮藍莓采摘園負責人王天柱說,多彩旅游路不僅帶火了旅游,更盤活了產業,游客爭相購買“黃梅好禮”系列特色文創產品,水果采摘園也有可觀的收益。
有序推進全省農村公路新建、改建18.71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9.2萬公里……經過多年發展,云南全省農村公路實現了“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向好”的歷史性改變。
“農村公路改變了云南,通過以‘四好農村路’為代表的農村公路建設,越來越多的地區因路而富、因路而美。”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處副處長鄭鵬飛表示,未來將全面開展農村公路路網提升、城鄉公交一體化提升、農村物流提升等行動,進一步構建“暢、安、舒、美”的農村交通體系。
俯瞰祖國大地,如今,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460萬公里農村公路串街聯鄉、通山入林,讓農業更繁榮、農村更美麗,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便利,“四好農村路”正帶動廣大農村地區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