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9:19:39
6 月 4 日上午,延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宜川縣專場。宜川縣在民生領域的“小切口”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為解決黃河沿岸產業缺水等問題,宜川縣提出抗旱保供建設思路,建設抗旱保供綜合試驗示范區,優化水資源配置,推動高質量發展。“五大片區”抗旱保供工程的實施,從根本上解決4.3萬畝蘋果園、3.5萬畝花椒園產業用水和3.8萬名群眾人飲補充用水問題,分別占全縣果園1/7、椒園3/4、農村人口44%,黃河沿岸蘋果和花椒產業預計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2.0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直接增加5400元。
在鄉村振興領域,宜川縣持續推進蘋果高質量發展“雙萬”示范工程,創新推行“以株代畝”綜合改革,整合土地資源,實現規模經營,促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在教育領域,按照“城鄉一體、以強帶弱、資源共享、優質均衡、人民滿意”的思路,穩步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城鄉中小學緊密型一體化辦學實現全覆蓋,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逐步縮小,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要。
在醫療衛生領域,積極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統籌醫療衛生資源,實施一體化管理,促進工作重心下移、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就近享受到了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在就業領域,探索推行“1+5”就業創業機制,依托無錫新吳區駐宜川縣人力資源市場,實施“定方向、擴崗位、織網絡、提效率、強服務”五項措施,截至目前,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3591人,蘇陜勞務協作轉移就業63人,職業技能培訓498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27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筆415萬元,帶動就業37人,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95人,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脫貧勞動力就業1478人
在社會救助領域,著眼于解決大多數老百姓的基本民生需求,整合各部門的救助資金項目,創新機制,再造流程,縱向延長救助鏈條,橫向拓寬救助范圍,聯合創新救助方式,使社會救助工作更加高效、精準、科學、便捷、陽光,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縣兜牢兜準兜好民生底線的路子。“融救助”機制得到民政部和省市的關注認可,并在全市范圍進行推廣。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張小雄 張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