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0:22:07
Δ簽約現場
5月20日,第六屆全國油菜科技大會剛剛結束10多天,多家企業二次進入楊凌油菜品種示范展示基地觀摩新品種,通過對考察研究綜合評估,在157個油菜新品種中篩選適宜推廣的品種,充分發揮了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和秦創原農業板塊總窗口功能,突顯了第六屆全國(楊凌)油菜科技大會搭建科企對接融合平臺,促進油菜科技創新和成果高效轉化作用,為推動油菜產業提質增效,助力保障國家食用油供給安全貢獻了力量。
近日,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選育的“秦優519”“秦優619”“秦優CR33”3個油菜新品種生產經營權簽訂意向轉讓協議,還未登記已經被3家外省企業提前預定,還有2家企業正在洽談。
其中,“秦優519”油菜新品種的生產經營權預約轉讓給四川瑞禾豐農業有限公司。該品種屬甘藍型半冬性化殺兩系雜交種,綜合性狀優良,含油量達50%,角果長、籽粒大,比對照平均增產10.39%,抗病性好、抗倒性強、耐寒性好、耐裂莢。經試驗,適宜在陜西漢中、安康、四川、貴州、江西、江蘇和安徽等長江流域;陜西關中、河南、山西等黃淮區冬油菜區種植。
“秦優619”油菜新品種的生產經營權由四川仁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預定。該品種屬甘藍型半冬性化殺兩系雜交種,優質、高油(含油量48%),抗倒性強、耐寒性好,低抗菌核病,適宜于陜西關中、河南省等黃淮流域;江蘇、安徽、陜西漢中及安康冬油菜區種植。
“秦優CR33”油菜新品種為高抗根腫病品種,四川恒禾種業有限公司取得了該品種的生產經營權。“秦優CR33”高油(含油量達50%)、高產(比對照增產10.26%)、抗倒性強、耐裂莢,一般年份根腫病發病率<1%,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白粉病和霜霉病,適合于長江流域和黃淮流域部分區域種植。
Δ簽約現場
據了解,這三個品種均由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抗病育種團隊選育,目前品種正在登記,被企業提前瞄上,預約轉讓。本次油菜品種預約轉讓,是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又一重大育種成果實現成功轉化,展現了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近年來育種研發能力的大幅提升和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快速轉化的工作成效,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領域樹立了新典范。
“我們對油菜新品種‘秦優CR33’多點考察完成后,還進行了綜合評估,明確了這個品種的哪些性狀優于對照,哪些性狀與對照近似,哪些性狀劣于對照。這對于我們后期做產品策劃時,如何避開品種缺陷彰顯品種優勢,哪些區域適合優先推廣并在推廣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品種,以及明確品種的賣點,都提供了客觀實在的數據支撐。”四川恒禾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認為,通過對品種小區試驗一系列認真考察研究,讓我們企業非科研人員尤其是銷售人員,最終對“秦優CR33”油菜新品種形成了自己的清晰認知,有助于他們明確推廣思路,堅定推廣信心。
“能拿下油菜新品種‘秦優519’的生產經營權,我非常開心。下一步,我們會和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加強合作,把這個品種推廣成陜西省、四川省,乃至全國的大品種。”四川瑞禾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對于這次簽約信心滿滿。他表示,非常感謝油菜科技大會這個平臺,提升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尋找到更多合作機會。未來,我們希望和廣大種業企業和大種植戶攜起手來,充分利用油菜科技大會的平臺,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探討油菜產業未來發展的路徑和策略,為全國油菜產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Δ洽談會現場
第六屆全國(楊凌)油菜科技大會以“科技創新引領,油菜種業強國”為主題,從油菜育種進展到耐鹽堿油菜研究,從油菜基因編輯到植物新品種選育,圍繞油菜種業的產業發展戰略,展現了育種工作者對科技創新的深刻理解和實踐。這是來自油菜種業的一場科企聯動、雙向奔赴的“新”盛會,優秀的創新成果,最新的育種技術,為廣大種業企業、科研院所和所有參會者獻上了一場“科技盛宴”。
“希望油菜科技大會這個平臺匯聚全國最新科創成果,架起對接橋梁,打通‘產學研’合作渠道,讓高校院所、科研平臺的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讓企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實現轉型升級。”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穆建新表示,我們非常樂意為各高校院所、科研平臺提供豐富的新優良種、應用場景、創新空間和發展機遇,助力種業和企業茁壯成長、迸發活力。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