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1:01:42
為進一步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推動農業保險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印發通知,明確今年在全國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介紹。
三大主糧保險前期工作成效明顯
據介紹,從2018—2020年開展試點,到2021—2023年正式實施并逐步擴大政策實施范圍至全國所有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已開展6年,在風險防范、承保理賠、農戶接受度等方面均已較為成熟,在提升保險保障水平、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推動適度規模經營等方面成效明顯。此前該政策在全國所有產糧大縣實施,其他地區種糧農戶期望享受同樣政策的呼聲很高。為回應關切,按照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從2024年開始在全國全面實施該政策。
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
據介紹,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地區為全國種糧地區,保障對象包括:
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小農戶等全體農戶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完全成本保險保障水平覆蓋物化、土地和人工等農業生產總成本,種植收入保險保障水平覆蓋相關農產品種植收入,這兩個險種的保障水平最高可達相應品種產值的80%。保費補貼比例為:
在省級財政保費補貼不低于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補貼45%,對東部地區補貼35%;
在相關中央單位承擔不低于10%保費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相關中央單位保費補貼按其種植業務所在地補貼比例執行。
財政支持保障提高惠農實效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478億元,為1.6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5萬億元。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562億元,同比增長18%,為在全國全面實施該政策提供大力支持。
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都要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要求農業保險承保機構重合同、守信用,在保障專業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持續加強費用管控,并提升風險預警、識別、管控能力,及時足額定損理賠,增強種糧農戶政策滿意度。
持續推動我國農業保險提質增效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及未來一個階段,財政部將會同有關方面,從健全種糧農戶收益保障機制的角度出發,持續推動我國農業保險提質增效。
一是研究制訂綜合性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以惠及農戶為根本目標,進一步明確農業保險發展目標。合理規劃農業保險發展優先順序,保障好三大主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主要大宗農產品和重要物資。加強財政、農業農村、保險監管、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和保險行業的協同配合,引導承保機構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推動農業保險更好發揮支農惠農強農作用。優化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加強保險與應急管理機制統籌,發揮保險市場機制和杠桿撬動作用,減輕政府救災壓力。
二是推動提升保險服務質效,進一步提高種糧農戶政策獲得感。
配合有關方面進一步明確理賠標準,規范查勘定損,優化賠付模式,加大科技賦能力度,合理預賠、能賠快賠。督促保險公司通俗易懂設計條款,提高農戶金融素質和保險意識,提高農戶政策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是加強數據科技賦能,進一步夯實我國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基礎。
推動提高我國農業保險信息化水平,加強農業保險數據信息共享,為財政、農業農村、保險監管等有關部門以及承保機構提供優質高效服務。鼓勵各地和承保機構探索先進技術手段,不斷增強科技應用深度,夯實農業保險數據基礎。
四是鼓勵農業保險創新,進一步推動金融工具融合發展。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穩步探索,發揮農業保險保單增信等方面功能,逐步提升與信貸、擔保、期貨等其他金融工具的融合度,實現政策協同。鼓勵探索開發保障農產品生產的綜合險種,更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元化風險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