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09:53:33
清水鎮棗林峁村第一書記郝仁駐村以來爭取240萬建設肉牛養殖場,推廣村合作社銷售小雜糧,累計創收10余萬元;爭取165萬元,硬化通村道路1.2公里,爭取145萬元,建設村內基礎設施;幫助解決脫貧戶上學困難,爭取100份米、面、油慰問困難群眾;為群眾代銷農副產品20余萬元。
第一書記郝仁(右一)帶領工作隊參加豐收節,推廣銷售貝貝南瓜
從府谷能源投資集團干部到府谷縣清水鎮棗林峁村第一書記,郝仁同志轉變的是崗位角色,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2021年7月,他主動請纓、自愿報名,成為哈鎮哈鎮村駐村工作隊員,2023年6月,接續奮斗、再度“出征”,以清水鎮棗林峁村第一書記身份沖鋒在鄉村振興最前線,用心用情用力履行駐村使命,不斷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來這當第一書記,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要變身為‘三員’——黨建指導員、發展引領員、群眾服務員?!痹撏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一、強支部、建堡壘,以第一責任當好黨建“指導員”
第一書記郝仁(左一)組織村內全體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駐村以來,郝仁始終牢記第一書記“強支部、建堡壘”的第一責任,緊緊抓住建強班子、壯大隊伍、夯實基礎三項重點任務,不斷提升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強支部戰斗堡壘,創新打造“清單黨建”品牌,高標準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積極指導村黨支部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基本制度,在主題教育期間,采取線下集中學習、線上學習強國APP自主學習等方式,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切實提高廣大黨員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加強與村內外出青年溝通對接,積極鼓勵“回村發展”,培育后備力量2名,為村級班子注入“新鮮血液”。堅持每周二在村集中辦公會,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及時調處各類矛盾,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極大提高了村級黨組織決策議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興產業、促發展,以第一擔當當好發展“引領員”
第一書記郝仁為村內爭取資金新建成的肉牛養殖場
鄉村要振興、產業須先行。到村以后,郝仁首先了解村集體產業現狀,走訪了老黨員、老干部,詳細了解村內現有產業結構、歷史文化和基礎建設等情況,在此基礎上,他與村“兩委”干部共同制定了棗林峁村鄉村振興發展規劃。面對村內大棚項目運營資金缺乏,即將荒廢的現狀,他主動帶頭墊資3000元,籌集資金24000元,幫助大棚“起死回生”,實現產銷25萬元。通過這件事,讓黨員、群眾樹立了“共同發展”理念,只有眾人拾柴,才能讓棗林峁村的“發展之火”更高,才能實現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針對傳統養殖業分散廣、效益低現狀,他提出了“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積極向上爭資要項,投資240萬元建成肉牛養殖場,目前存欄肉牛120頭。大力發展循環綠色農業,通過合作社收購散戶玉米秸稈,制成青貯飼料,并將養殖場產生的糞便免費還田,形成了種養結合、糧草兼顧、綠色循環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不僅為農戶減輕了脫粒、晾曬等勞作負擔,增加了收入,而且糞便免費還田降低了農戶種植成本,提高農作物產量,走出了一條農業生產與養殖廢料循環利用的新路子。積極探索棗林峁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他創新“村集體合作社+小雜糧加工廠+農戶”的產業模式,通過村合作社收取農戶糧食,由小雜糧加工廠進行加工、包裝、銷售,不僅解決群眾糧食銷售難問題,又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累計創收10余萬元。同時,他積極為已脫貧戶和村民代賣西瓜、雞肉、羊肉、豬肉、雞蛋、小米等農副產品,每周五返回縣城時,車后備箱里拉的都是他幫銷助銷的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金額20余萬元。此外,他還積極為村內爭取資金,建強基礎設施、優化村莊環境:爭取165萬元,硬化通村道路1.2公里,維修攔砂壩1座、水源井1座;爭取75萬元,建設村莊文化廣場;爭取70萬元,鋪設入戶道路,新建圍墻240米;爭取32萬元,為村幸福院安裝空氣能取暖設施;爭取太陽能路燈60盞、垃圾箱10個、垃圾車1輛,新建公共廁所1座?!拔覀冞€將持續推動小雜糧電商平臺銷售,對接幫扶單位、幫扶企業進行消費幫扶,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闭勂鹣乱徊酱蛩悖撏拘判臐M滿、干勁十足。
三、暖民心、解民愁,以第一情懷當好群眾“服務員”
第一書記郝仁(中間)看望脫貧戶,與其交談了解其近期身體情況
“既然駐村了,就要把自己當成村里人,就要好好干?!泵鎸δ吧墓ぷ鳝h境、復雜的農村事務,他未開展工作之前就默默的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并堅持把“進百家門、知百家情”作為首要任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他走遍了村內的角角落落,逐漸摸清了村情戶情。虛心請教老干部、老黨員意見,在與別人的交談中,他不知不覺把剛來時掛在嘴邊的“去村里”變成了“回村里”。他通過走訪入戶,了解到脫貧戶王紹華父親因公犧牲,母親改嫁,從小和爺爺奶奶長大,爺爺是殘疾人,奶奶也身體不好,今年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面臨上學存在困難,當得知這個消息后,他立即到派出單位匯報情況,落實資金1萬元,爭取慈善協會、團縣委幫扶資金1.3萬元,聯系學校說明該學生情況,申請減免了學費,幫助王紹華解決了上學困難的問題。此外,他還經常幫助村里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購買常用藥,幫助村民繳電費,繳合療等,從派出單位、幫扶企業爭取米、面、油100份,慰問了村里的老黨員、殘疾人、脫貧戶、低保戶。這些舉動讓村民對他更加信賴、更加認可。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在駐村的800多個日日夜夜里,郝仁把群眾當親人,把駐點村當家鄉,在棗林峁村這片熱土,傾注滿腔熱血,踐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