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0:50:41
種稻不僅得稻,還能得魚得蝦。5月15日,“陜西日報社‘高質量發展看漢中’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城固縣龍頭鎮稻漁數字農業基地。
稻漁共生是指在稻田里養魚、蝦、蟹等水生動物,在這種模式下,水生動物作為天然捕食者,控制害蟲數量的同時,其排泄物也能為水稻提供營養,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此外,稻田養殖還能增加農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城固縣龍頭鎮稻漁數字農業基地是漢中市首家智慧化稻漁生產基地,由稻漁數字化管理中心、工廠化育秧中心、稻漁綜合種養區和農旅融合示范區4個部分組成,基地核心面積3500畝。
基地中,一塊名為“城固智慧農業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的大屏吸引了采訪團的注意。它的作用可不小——核心區監控覆蓋、環境監測預警、生產視頻監測和農業溯源可“一屏”觸達。
目前,該基地主要采取“企業+農戶”“村級合作社+農戶”“企業+村級合作社+農戶”3種經營模式,圍繞 “百斤漁、千斤糧、萬元錢”目標,創新推廣稻鱉、稻蝦、稻魚、稻鴨、稻蟹、稻鰍6種生態種養模式,做到以稻為主、以漁促稻,實現了穩糧、增收、生態“三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