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09:09:02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擴大油菜面積。“稻-稻-油”模式(即在南方雙季稻區增加種植一季冬油菜)是有效利用南方雙季稻區冬閑田擴種油菜的重要途徑,因此,選育推廣適宜“稻-稻-油”生產模式的短生育期油菜品種成為現實需要。
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短生育期冬油菜、再生稻、耐鹽堿作物品種選育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江西、湖南、廣西、湖北等重點地區聚焦“稻-稻-油”三熟制短生育期油菜品種迫切需求,加快推進現有早熟油菜品種篩選,組織新品種選育攻關和示范推廣。按照相關工作部署,從2022年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全國農技中心)會同江西、湖南、廣西、湖北等省級種子部門持續在“稻-稻-油”模式適宜地區開展短生育期油菜品種展示評價活動,先后在溫光資源寬松區江西吉安、江西贛州、湖南衡陽、廣西桂林,溫光資源緊平衡區湖南長沙、江西南昌,溫光資源約束區湖北黃岡、荊州設立品種展示評價和示范推廣試驗點8個,形成全國短生育期油菜品種展示評價平臺,目前已經種植展示篩選品種140余個。
近日,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鳳凰鎮的吉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短生育期油菜示范展示基地里,工作人員對68個短生育期油菜品種進行田間觀察和綜合評價。“這些油菜品種采用三溝配套、深溝窄畦的栽培技術,每畝用種量在350克左右。”吉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歐陽鳳仔告訴記者,從品種的成熟期、抗倒性、抗病性及豐產性等表現來看,“陽光131”“豐油730”“圣光127”“中油早1號”等品種表現較好,具備在當地推廣應用潛力。
江西省在短生育期油菜品種選育示范方面重點發力,連續三年給予項目資金支持。江西省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種業服務處四級調研員徐老九說:“今年繼續針對品種茬口銜接和產量收益兩大關鍵要素,進一步完善配套種植技術,實現良種良法的有機結合,讓‘稻-稻-油’模式由‘政府推’向‘農民自愿種’轉變。”近年來,江西省篩選出了適宜當地種植的“贛油雜906”“贛油雜1009”“圣光168E”等優質品種,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孫明珠介紹,這些品種列入了全省油菜綠色高產高效項目主導品種,并在適宜區域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
短生育期油菜品種的選育推廣工作為推動我國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夯實了種源保障。“現在正是收獲期,今年的情況總體向好,隨著近年來品種選育、推廣示范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已有一批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品種,為各地開發利用冬閑田提供了路徑。”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胡瓊說。
近兩年,全國短生育期油菜品種選育進展快,一批潛力品種正在推向生產。全國農技中心品種登記技術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上一年度種植篩選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品種展示評價,對已初步篩選的品種開展種植驗證和示范推廣;同時繼續征集新品種,建立全國性統一平臺,對新研發、新選育、新登記的品種進行統一展示篩選。
“后期將深入分析品種的生育期、產量、抗倒性、抗病性等表現,推介一批適宜‘稻-稻-油’模式的短生育期油菜品種。”全國農技中心品種登記技術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品種選育上,生育期要滿足茬口要求,還要提高抗倒、抗病能力,確保安全生產;在品種搭配上,從季節茬口和周年效益出發,與早稻、晚稻品種搭配種植,因地制宜提出“稻-稻-油”品種搭配組合;在示范推廣上,強化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加強病害漬害防控,集成創建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加快適宜品種推廣應用,助力我國南方冬閑田油菜擴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