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17:46:05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提質改貌、產業項目發展正酣、黨建引領干勁十足……陽春四月,行走在龍鳳鄉,青山如畫,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美景躍然眼前。
近年來,龍鳳鄉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搶抓機遇,狠抓落實,高質量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鄉村舊貌煥“新顏”
房屋錯落有致,路面干凈平坦。今年以來,龍鳳鄉持續推進黨建引領與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以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為契機,全面推行“三凈、一規范、一到位、全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程,為助力“和美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越來越干凈”,“越來越漂亮”,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每一位村民都深有感觸。為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龍鳳鄉堅持黨支部牽頭、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定人員劃區域,對村內村外、房前屋后、道路兩旁等重點區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整治。同時,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志愿服務為載體、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積分超市物質兌換等多種措施,鼓勵引導群眾廣泛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群眾環保意識。
鄉村振興“有底氣”
產業興旺,農民有奔頭,鄉村更有活力。
在楊家坪村千畝“椒芋”套種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齊的地膜與剛抽出嫩芽的椒樹相得益彰,映出這個春天屬于龍鳳最獨特的景色。
今年以來,龍鳳鄉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大力發展“椒芋”套種,全鄉套種面積達1600畝,切實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農業效益,確保土地不閑置、糧食能增產、農民有增收。
“以前我們一直種的是花椒樹,從去年開始把洋芋套種上,一塊地里就有了兩份收成,效益特別好。從今年開始,政府還給我們免費發放了洋芋籽、肥料、地膜,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龍鳳鄉楊家坪村椒農文強笑著說道。
除了“椒芋”套種外,龍鳳鄉還建立了以草舌坪村為中心的花椒連片示范基地,以楊家上面村為中心的聯農帶農中藥材示范基地,以井頭山、郭陽坡村為中心的肉兔、散養雞養殖示范基地,形成多種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鄉村開出“幸福花”
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強化黨建引領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龍鳳鄉在深入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中,全力推行“靜態維穩”向“主動創穩”轉變,通過民事直說、走村入戶,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利益協調渠道、權益保障渠道,不斷推進民事直說提質增效、走深走實,架起了密切干群關系的“連心橋”,激發了群眾主體意識的“創造力”,搭建了辦好民生實事的“新平臺”。
“自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推行以來,龍鳳鄉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廣泛收集民意,及時回應民需,主動服務群眾,以小切口連接大民生。今年1月份,楊家上面村群眾向村民事直說委員會反映村內道路因水毀,出行十分不便。村民事直說委員會接到群眾反映后,及時和鄉上進行溝通銜接,鄉上通過多方籌措物資,積極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用一個月的時間對水毀道路進行了修繕,切實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龍鳳鄉黨建辦主任趙武軍說。
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龍鳳鄉將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凝聚起強大合力,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起勢,繪就出更加絢麗的和美鄉村畫卷。
“下一步,龍鳳鄉將持續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有效統籌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緊扣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不斷提升工作成效。同時,牢固樹立‘產業興鄉、勞務富鄉、文旅活鄉’工作定位,采取聯農帶農模式,通過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鄉規模化產業發展格局,將特色產業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龍鳳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卯玉軍說。(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