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16:08:24
當前,正是浸好種、育壯秧的關鍵時期,雅安市漢源縣大力示范推廣機械化育秧技術,計劃播種機插秧苗9000盤,確保九襄鎮、前域鎮近500畝稻田優質機插秧苗供給,讓農民種糧進入“科技時代”。
走進九襄鎮新陽村的漢源縣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一條智能化的育秧機流水線正在不停地運轉,擺盤、裝土、灑水、播種、覆土到育秧盤“成品”,一氣呵成,盡顯“科技范”。
育秧大棚內綠意盎然,一排排整齊的秧苗茁壯成長,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育秧盤擺入育秧大棚。
“秧苗擺盤之后要進行水分的速灌速排,為了防治病害,需要用甲霜惡霉靈進行病害的防治,然后用無紡布覆蓋,一個星期之后揭開進行水肥管理,一直到秧齡25天左右移栽。”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系碩士生劉睿介紹。
水稻育秧全程采用“數智化”管理,棚內配備了環境監測、水肥一體化管理等系統,可實時監測光照強度、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子,并進行實時的水肥(藥)管理,精準控制秧苗成長環境,實現了從一顆種子到一盤健壯秧苗的高效智能化培育。
全程采用“數智化”管理水稻育秧工廠。
漢源縣華川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馬元斌介紹,從育秧擺盤到機插都有專家指導,不僅省時省工,而且今年創高產更有信心。
據悉,本次育秧選配了川康優2115、川優6709、瀘香優8136、深兩優粵禾絲苗豐產優質宜機插雜交中稻品種。漢源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站站長夜明登介紹:“2023年,川康優2115在我縣的試種,取得了畝產982.4公斤的矚目成績,今年繼續推廣,其他3個品種潛力也很好。”
抓好糧食生產是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近年來,漢源縣堅決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專家工作站為抓手,建設集工廠化育秧、科技展示、農技培訓、農機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積極投入資金購置農具、農機,為農戶提供壯秧培育、整田機插、無人機飛防、機械化收割等服務,全面推動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夯實基礎。
夜明登表示,“與川農大合作了二十多年了,通過這些年的不斷摸索,我們現在已經擁有高產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和先進模式。接下來,我們將抓住與高校合作的機遇,不斷優化栽培技術,為實現糧食增產豐收提供技術保障,加快我縣糧食生產機械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