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 09:48:54
在國能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世界首創高位布置高效直接空冷汽輪發電機組成套技術裝備已安全運行1150天,實現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
在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項目,首次實現含氫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統的實用化和規模化示范應用,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40噸以上;
在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圍繞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優化四條主線,前瞻布局的20余項關鍵技術攻關,覆蓋了應用基礎研究、中試放大、工業示范等不同研發階段項,正在精準發力;
……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當下,榆林一系列科學技術的產出與應用以及未來布局,無疑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鮮明注腳。
在未來的發展中,榆林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依托各縣市區現有的秦創原兩鏈融合試驗區及各類開發區,不斷培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壯大能源化工、輕紡等特色產業,全力打造產業特色明確、創新優勢突出、鏈群效應顯現、輻射帶動有力,以未來產業創新集聚區為核心支撐的省級秦創原特色產業創新聚集區,全力推進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
技術創新 推動產業升級
“高位布置高效直接空冷汽輪發電機組與常規機組的最大區別在于常規機組布置在3米左右,高位機組在布置在65米,通過46組彈簧解決震動問題,這既節省煤耗,又節省了昂貴的材料使用。”4月2日,在國能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高位布置高效直接空冷汽輪發電機組運動一部主任喬宇說,該技術裝備掌握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形成了汽輪發電機組高位布置技術體系,為未來更高參數的先進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國電錦界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陳兵表示,面向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展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中試、粉煤灰與二氧化碳化制磚、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火電機組升級改造等項目,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通過開展一系列具有創新性以及高度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研究課題,以更積極的作為、更加有效的舉措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為國家能源革命示范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陳兵說。
面向未來,特別是在碳中和碳達峰的背景下,榆林將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新能源規模化應用水平為主攻方向,系統推進煤、油、氣、可再生能源等多能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引領性標志性、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為構建國家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市科技局副局長秦鳳祥表示,市科技局將進一步落實政策保障,積極兌現科技型企業、創新平臺、科技人才等各類獎補資金,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各類科創平臺發揮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榆林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成果應用 形成未來產業
中試實驗是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的前奏。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自2022年投入運行以來,取得了多項技術研究成果,其中煤基熱氣機專用燃料技術、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技術2項科技成果已完成中試放大及關鍵技術驗證試驗。氫化鎂材料和相關產品的生產技術、丙烯腈合成多功能有機堿化合物技術正在開展中試放大試驗。乙醇與混苯制乙烯聯產乙苯中試放大技術、非己二腈路線生產己二胺關鍵技術、異辛烯醛加氫氧化制異辛酸技術正在推進噸級/千噸級中試試驗裝置設計建設。
不僅如此,目前,依托該平臺攻關的6項科技成果正在做產業化,包括異丙醇和氨反應制產物可調異丙基胺催化劑及技術、基于100kwh級的鋅鎳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廢樹脂催化劑制備高性能吸附材料、PEM電解水制氫、低溫氨分解制氫等,其中,PVT光伏熱利用技術已經成果落地轉化,并已簽訂投資協議書、作價入股成立公司。
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更需以成果轉化促進發展。在榆林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項目首次實現了含氫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統的實用化和規模化示范應用。據清安優能科技發展(榆林)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瑞天介紹,相比于傳統的電網供電、市政供熱系統,示范項目的年化運行成本降60%以上,總成本降低36%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40噸以上,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背景下,數據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算力則是激發數據要素潛能的新質生產力。所以接下來我們將結合榆林資源優勢,啟動建設國內首個規模化零碳數據中心,打造成省內‘南數北算’的關鍵算力節點,將省內算力資源引入榆林,推動榆林數字經濟轉型。”左瑞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