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 08:49:23
人勤春來早,田疇機聲鳴。春季備耕對全年農業生產至關重要。3月20日正值春分,在靖邊縣黃蒿界鎮馬季溝村,大型挖掘機機聲轟鳴,一條條一米多深的管溝縱橫交錯,工人們正緊鑼密鼓熔接管道……隨著一根根輸水管道鋪入地下,這片1225畝的高效農田,不久將使用上智能水肥一體化節水設施。
馬季溝村位于靖邊縣北部風沙灘區,區域內土地平整,水資源充足,農業基礎條件較好。今年,馬季溝村申請到了靖邊縣糧食重點生產區實施智能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項目。該項目通過引進智能灌溉、施肥控制系統,將村里原有的噴灌系統升級改造成智能水肥一體化設施,從而有效節約水資源,科學配備藥肥使用量,進一步提高農作物質量產量。
靖邊縣紅墩界區域農牧工作站站長張文靜說:“為了確保春耕不受影響,我們于三月上旬啟動了該項目,并加快了施工進度,預計四月下旬將全面完成并交付給村集體進行春耕生產。”
在靖邊的廣袤田疇,春耕備耕工作全面展開。除了在馬季溝村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外,靖邊縣還在紅墩界、東坑、王渠則、寧條梁、天賜灣等鎮的7個村組推廣該技術。
靖邊縣旱作節水農業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王萬強說:“為了保證項目質量和施工安全,我們采用巡視、平行檢驗、見證取樣等方式,對每個技術環節進行嚴格管控”
今年,靖邊縣依據區域自然條件、水土資源狀況、農業生產布局等,兼顧經濟和生態效益,因地制宜,統籌規劃高效旱作節水農業項目16.415萬畝,計劃投資1.28億元,項目涉及19個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覆蓋74個村13457戶。項目實施后,漫灌改滴灌、噴灌改滴灌、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預計畝均節水60%、節肥20%、節勞30%、增產10%以上,節本增效500元以上。“四位一體”集雨補灌、軟體窖補灌區作物能增產400公斤以上,純收入增加700元左右,旱作集成技術作物畝均能增產100公斤以上,純收入增加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