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 09:35:21
2023年,榆林市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經營的現代新型職業農民為目標,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的培育模式,以全面、系統、綜合為培訓原則,全年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3827名。
根據省級高素質農民工作實施方案,榆林市相關部門對標“十四五”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設置四大百億級及特色產業、全產業鏈、鄉村治理建設、農民受教育水平提升、農民素質提升等方面課程,分類分層制定培育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在具體培育中,榆林市打造培育平臺,強化體系建設,依托各級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等組織管理機構,做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標準規范制定以及培育體系、師資隊伍、信息庫檔案管理等日常工作。通過組織申報、實地考核、嚴格選拔,認定34處市級高素質農民實訓基地、42處市級田間學校,成為“土專家、田秀才”的“練兵場、加油站”。
培育模式方面,榆林市持續開展“校企共育、幫扶引領、線上線下融合培訓”的培育模式,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訂《共建榆林市領軍型高素質農民培育基地協議》,圍繞4+X主導產業和小雜糧等特色產業、鄉村治理等,開展多期領軍型高素質農民培育。同時,培訓課程中安排多樣活動,設置了“破冰”訓練、“研討交流”等課程環節,促進學員之間搭建平臺相互學習借鑒,深入總結致富帶頭人帶農助農典型案例,采取案例教學或經驗交流等形式,促進提高高素質農民帶貧益貧責任感和自主創業能力。
府谷聯合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扎實推動“1+一生”和“3+一生”服務機制;神木全程實現了一卡冊,一目了然便于跟蹤服務……為確保培訓效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出臺指導老師幫扶跟蹤工作包抓責任制,通過多種方式常年為學員答疑解惑,建立了良好的學習和溝通平臺,多種模式鞏固跟蹤培訓,為職業農民培育積累了更多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