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16:54:46
城市面貌更新蝶變。 邊瑞 攝
專項整治 趙娜 攝
義診下鄉 邊瑞 攝
喜獲豐收 趙娜 攝
無定河稻田風光(資料照片)
項目建設熱潮涌動、產業發展活力迸發、文旅消費旺盛紅火、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鄉村振興生機勃勃、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2023年,橫山區圍繞“三區兩地”目標和“六大建設”任務,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埋頭苦干,交出滿意的“答卷”。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大關,GDP排名全省83個縣域第6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6.1%,排名全省縣域第5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6億元,增長9.3%,增速排名全省縣域第16名、全市第2名。
越千重,勢入虹。2023年,橫山大地躍上潮頭滿目新。
A 抓項目興產業 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走進陜西能源趙石畔煤礦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吊塔聳立,一派繁忙景象,整個礦區充滿盎然生機。在煤礦項目調度指揮大廳內,工作人員正通過可視化系統實時監測掘進進尺和礦建進度。
作為陜西省“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趙石畔煤礦項目是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點的配套礦井,礦井設計生產能力600萬噸/年,總投資87.22億元。該項目將于2025年11月份建成投產,投產后將為山東及華北地區每年輸送電量200億千瓦時左右,為華北地區的安全穩定供電貢獻趙石畔力量。
2023年,橫山區突出項目帶動,促投資、穩增長,經濟建設取得新成效。橫山區加快煤炭產能釋放,努力延伸產業鏈條,工業支柱提質提效。累計投資49億元的陜能趙石畔煤礦二期啟動,天云、黃蒿界煤礦主副斜井全面貫通,高興莊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原煤產量突破2000萬噸,發電量達297億千瓦時,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59億元和285億元。在新型項目推進方面,創利、康博環保項目主體完工,榆能脫硫石膏項目開工建設。華能、隆武等11個新能源產業落地布局。
此外,橫山區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共簽約項目27個,其中開工11個,到位資金129億元。該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促進項目落地,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全面推行“AB崗”和“一件事一次辦”制度,全區869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55項工建事項審批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獲評全市營商環境先進縣區。
B 抓特色創品牌 鄉村振興碩果累累
近日,走進橫山區城關街道馬家梁村,精心打造的羊文化展覽館、別具一格的羊文化廣場、整齊有序的別墅映入眼簾。在這里,萬只標準化養殖小區、飼料加工區、羊子交易市場、有機肥廠等一應俱全。
橫山是“陜北白絨山羊”新品種誕生地,羊產業是全區的首位富民產業,也是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來源。2023年,全區羊子飼養量291.31萬只,實現羊產業全產業鏈產值38.04億元,建成存欄2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651家、萬只養羊示范村30個、10萬只以上養羊大鎮6個,注冊相關商標8個。
2023年,橫山區聚力鄉村振興,抓幫扶、興產業,打造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8個,區級示范村19個,鞏固提升示范村13個,建成雷龍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馬家梁陜北白絨山羊綜合產業園、韓岔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高鎮馮家峁遠志產業效益突出。拓展“陜北橫山”品牌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全區102家涉農企業實現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同時,制定《特色產業獎補辦法》和“一核兩區兩園多點”羊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嚴守168萬畝耕地紅線,新建旱作節水農業3萬畝、高標準農田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24萬噸。
此外,橫山區深入開展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村50個,啟動無定河、蘆河流域重點鎮辦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建成衛生廁所2574座,清理農村垃圾5300噸。
C 建制度利長遠 青山綠水綻放笑顏
2023年10月10日,由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提供的20只朱鹮,穿越秦嶺、一路北上,來到無定河畔白界鎮黑峁墩村“安家落戶”,至此,“朱鹮版圖”實現陜西地市全覆蓋。
“朱鹮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橫山區建起沙漠—濕地—稻田—森林‘四位一體’的復合生態系統,為朱鹮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期待未來更多的‘吉祥鳥’從這里飛向祖國各地。”陜西省林業局副局長劉保華表示。
20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安家無定河畔,是橫山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2023年,橫山區緊扣生態文明,建制度、利長遠,堅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完善林長制、河長制責任體系。去年,該區爭取中省投資3.3億元,除險加固大川溝水庫和淤地壩28座,新建攔沙壩24座,治理坡耕地2625畝、小流域7500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78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等林草項目9.4萬畝、生態廊道57.8公里、美麗鄉村建設17個、綠化重點區域10個;建成6.7公里智能霧森系統,清潔取暖改造9738戶。
此外,開展無定河、蘆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158家固廢企業納入省、市平臺閉環管理。2023年,橫山區城區空氣優良天數位列全市第二,連續3年達標,境內5個斷面水質全面達標。
D 辦實事惠民生 群眾福祉普惠共享
東山片區供水工程建成通水,12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打通3條“斷頭路”,新建健康步道5公里……
2023年,橫山區堅持人民至上,抓保障、解民憂,民生事業取得新成效。教育優先發展方面,投資7.6億元,完成校舍維修項目52個,新建校舍面積8.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6600個,橫山區第五小學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醫療衛生發展方面,創建國家衛生鎮辦2個,區醫院傳染病樓、信息化提標擴能等項目有序推進,兌現貧困群眾醫保報銷之外再救助200萬元。文旅融合方面,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應急廣播實現全覆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兌現各類政策性補貼1億元,救助3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2953人,城鎮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個,為全區常住人口每人購買了3元民生保險,保障擁軍優撫權益,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全覆蓋。
E 抓管理重防控 平安建設守護民心
調解矛盾糾紛,服務治安防控,動員群眾反詐……每天都會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發生,然而,就是無數件的“小事”共同構筑起橫山群眾的平安和幸福。
2023年,橫山區深化平安建設,抓管理、重防控,社會治理取得新成效。該區順利通過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省級驗收,助力榆林榮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稱號。投資2.8億元,完成19個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整改。常態化落實“九率一度”提升和“三見警”工作機制,推進基層派出所、雪亮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鄉主要干道實現高清探頭全覆蓋。落細“五級五長”包戶制度,貫通社會治理“神經末梢”。健全矛盾糾紛多元預防排查化解和訪源訴源綜合治理機制,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區。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實現刑事發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命案和“兩搶”案件“零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