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08:46:27
從事農業30余年,而從事農技服務超過25年;如今已經是第6年參加楊凌“雙交會”,第10年參加楊凌“農高會”,56歲的秋景深感受格外深刻。
作為陜西華盛農資有限公司的技術負責人,秋景深對參加“雙交會”有著深刻的感情。“參加楊凌的‘農高會’‘雙交會’,不僅僅是為了銷售農資,更多的是幫助那些需要農業技術的農民,解決技術難題。”對秋景深而言,似乎幫助農戶解決生產難題,比賣掉農資更有價值,他覺得“雙交會”已然成為助農生產的一座“橋梁”。
3月7日,第十六屆楊凌“雙交會”如期拉開帷幕,秋景深和往年一樣,很早就來到位于農高會C館的展位上,在和同事打點好展位展品后,隨著展區參展群眾越來越多,秋景深也越來越忙。記者見到他時,正在展區整理展臺上的農資展品。
△秋景深正在“雙交會”華盛農資展區整理展品
回顧往屆參展“雙交會”,秋景深依然記得2019年的“雙交會”上,來自陜西榆林的一位馬鈴薯種植大戶,面容焦慮,形態著急。詢問得知原來自家沙地種植的馬鈴薯設施漏水漏肥,嚴重影響馬鈴薯的健康生長。秋景深便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幫助該農戶解決了遇到的生產難題,生產效益還有了極大的提升,這讓參展群眾對秋景深非常感激。“農戶4月份種植,我6月份進行了回訪,馬鈴薯的長勢較往年都有了極大的提升,農戶非常高興,還加了我的微信,只要有技術問題就給我發微信,我都一一作了解答。”秋景深回憶道。
同樣,在當年的“雙交會”上,陜西黃龍縣一果農帶著新栽植的果樹苗來到秋景深的展位上,新栽植的苗木怕缺肥死亡,他希望秋景深能推薦一款肥料。而作為一名農服技術人員,也是一名農資銷售人員,秋景深并沒有為農戶推薦肥料,而是建議農戶半年內不要施肥,新栽樹苗保持水分就行,半年后施肥也不能用高氮肥料,要做到“控氮補磷增鉀”,他告訴農戶“做到這些無論用誰家肥料都行。”這不僅幫助參展群眾解決了問題,更讓群眾深受感動。
秋景深告訴記者,自己作為全國首批農業科技特派員,25年的助農服務讓他的足跡遍布了陜西、甘肅、青海、內蒙等西北五省,幫助了無數農戶解決了技術難題。“未來,我將一如既往的參加楊凌‘農高會’和“雙交會”,這是助農服務最好的平臺,我也將進一步做好農技服務,幫助更多的農民解決技術難題。”秋景深說。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王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