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 10:31:27
當我們還沉浸在新春佳節的歡聲笑語中時,薛強已帶領西安市長安區長豐農機合作社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觀察小麥的生長狀況。“一場春雪,給行人帶來了不便,可對我們農人來說,正是春耕噴灌的好時機。春節前后,我們合作社搶抓農時多臺大型噴桿噴霧機開展小麥澆水作業沒有停,看地里小麥苗的長勢,隨時待命工作。”薛強說到。
他自大學畢業后便投身于田間地頭的辛勤耕耘,十余年來默默扎根于這片土地,與田間作物一起歷風雨共成長。他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經過多年的努力精心經營,帶領合作社逐漸壯大,如今是西安市長安區種糧大戶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托管土地達到3萬余畝,年均農機耕種管收作業超過3萬畝,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達到15萬畝,擁有1.5萬畝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并流轉了3000畝土地。合作社年經營收入超過1400萬元,機手人均收入達到6.5萬元。
這些數據不僅代表著薛強的青春,更是他多年來辛勤勞動的成果。在現代種業的發展上,薛強帶領的長豐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自主培育了多個優質作物品種,包括玉米種子長豐405、瑞豐351,小麥種子長豐2112、華高55等。為了配套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合作社建立了全程機械化加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并購置了152臺大型農業機械,總值達1400萬元。此外,他們還在長安區建立了200畝的陜西長豐航化農業植保基地,并建成了30噸種子低溫循環式烘干塔,成為陜西省首家實現玉米籽粒收獲和烘干一體化的企業。
站在神禾塬,眺望眼前連綿的綠色,深感天道酬勤。薛強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大地最好的回報。展望未來,他寄望于新的一年,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希望大地風調雨順,希望人們的生活紅紅火火。他也希望在龍年,國家能夠出臺更多惠農、強農的政策,為農民提供更多支持。
(農業科技報 記者/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