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35:17
近年來,山陽縣色河商洛市鋪鎮陸家灣村緊緊圍繞產業布局、鄉村建設、人才引領、鄉村治理、品牌創建五個方面,念好謀、治、融、訪、創“五字訣”,打造“和美康養地 戀戀陸家灣”農旅康養品牌,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該村被列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及市級蘇陜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
(一)“謀”字統籌,挖掘區域優質“土特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三個基于”為抓手科學謀劃產業布局。一是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發揮毗鄰縣城、接壤高速路口及國道的區位優勢,具備110余畝建設用地、85余畝設施農業用地及540畝集體流轉土地的空間優勢,山水林田房各具特色的生態優勢以及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政策優勢,圍繞創建AAA級旅游景區及省級旅游度假區目標,采取拆舊建新、改造提升、舊村整治、特色保護四種模式完善村莊規劃,同步銜接旅游發展、國土空間和鄉村振興等專項規劃,投資5億元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二是基于地域特點培育拳頭產品,按照“農田景觀化、基地園區化、農業觀光化”的思路,整合提升原有特色產業,建成85畝現代化大棚、200畝九眼蓮、100畝藕田養魚、300畝稻油輪作等特色產業基地,開發富硒大米、九眼蓮菜、高端圣女果等拳頭產品;同步建成農田觀光路1000米、田邊觀光棧道400米、濱河觀景步道300米,形成春觀花海、夏賞荷花、秋收金穗、冬采紅柿的四時之景,初步形成“村美人富”的局面。三是基于鄉村產業打造業態集群,按照“一環一帶四核心多點”的規劃,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模式,政府投資建成產業道路2.2公里、污水管道2.2公里、環山路1.7公里、生態停車場4000㎡,改造大橋1座;企業投資建成綜合接待中心2500㎡、室外游泳池500㎡、氣膜水上樂園1400㎡、游客服務中心600㎡、民族主題餐廳500㎡、濱河商業街300㎡。后續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體驗館、康養中心、民宿集群、網球場、露營基地、農家樂及民宿集群等配套設施,形成集生態康養、農耕研學、婚紗攝影、民俗體驗、戶外運動為一體的農旅康養綜合體。
(二)“治”字強基,打響鄉村建設“攻堅戰”。聚焦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薄弱、人居環境亟待改善等問題,創新“一拆、二清、三建、四改、五綴、六管”六步工作法,全力整治臟亂差問題。一是拆除危舊房屋圈廁及違建78處,騰出發展空間。二是清理“五堆”230余處、清理河道3.2公里,清出全新氣象。三是新建垃圾中轉平臺1個、污水處理站1個、公廁2個、硬化場面140戶12000平方米、入戶路26條11000平方米,建起干凈家園。四是改造戶用廁所308個、民居60戶,改善起居環境。五是點綴布局口袋花園、稻田觀景臺、荷塘景觀長廊、生態菜園、戀蓮書屋等網紅打卡點8處,扮靚鄉村顏值。六是探索“中心戶歸集、村民小組統收、村委會集中轉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采購垃圾桶30個、垃圾箱120個、垃圾轉運車2輛,實現日清日運;落實林長、田長、河長、“區域評比”“紅黑榜”等制度,實行公益崗末位淘汰制倒逼責任落實,建設和美鄉村?! ?/p>
(三)“融”字提效,營造鄉土人才“朋友圈”。深入開展引才、育才、用才系列活動,促進“四類人才”充分發揮優勢投身鄉村振興。一是以招商企業為“領頭羊”,成功招引皓新宇恒農旅公司,作為建設實施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做好鄉村建設“推進器”。二是以能人鄉賢為“排頭兵”,深入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動員游魁、陸德春、何敏等66名鄉賢投資蔬菜大棚、藕田養魚、稻油輪作等項目,當好群眾致富“領頭雁”。三是以“四支隊伍”為“主力軍”,通過院落會議、入戶宣傳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定向幫扶、環境巡查、移風易俗等工作,搭起政策落實“連心橋”。四是以人大代表、黨代表為“風向標”,定期開展人大代表進站“六個一”、人大代表視察、黨代表進網格辦實事等活動,建起群聲反饋“回音壁”?! ?/p>
(四)“訪”字固本,涵養鄉村治理“好水土”。堅持黨建引領,以“四訪”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為康養示范建設營造良好社會環境。一是突出營商環境,對重點招商企業“定期訪”,在土地流轉、手續辦理、矛盾調解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企業代辦旅游發展規劃1個、項目立項2個、土地手續3起、林地手續1起、營業及經營許可3個,企業招得來、落得下、穩得住。二是圍繞項目建設,成立招商項目建設、產業融合發展、民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4個黨小組,專人專班專訪推進,建設完成一期19個項目,AAA級旅游景區創建完成縣級初審,項目建得快、建得成、早受益。三是聚焦集體經濟,重點訪問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4個,爭取集體經濟項目6個1860萬元,促進集體經濟年增收80萬元以上,農村資源盤得活、效能優、帶動強。四是提升干群關系,推行“黨群聯心卡”制度,由21個黨員網格長包聯服務604戶群眾,定期入戶走訪,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群眾訴求有人問、有人管、辦得好。
(五)“創”字鑄魂,激發鄉村文化“新活力”。整合提煉文化元素,以“和美康養地 戀戀陸家灣”為主題,從打基礎、做內容、來變現“三大層面”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一是將鄉村文化融入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中,規劃建設公共文化場所、文化展示中心、鄉土藝術中心等業態;同步將陜南特色民居及“蓮”文化元素融入民宿集群及人居環境打造中,形成鄉村獨特的文化印記和氛圍。二是組織籌備鄉村馬拉松、民俗文化節、鄉村音樂節、農民豐收節、田園作品展等特色鄉村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引流部分消費客群。三是將鄉村文化融合到農文科創產品中,注冊“戀戀陸家灣”區域品牌1個,打造陸灣九眼蓮等特色農產品,深度挖掘農特產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