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08:48:27
河南省果蔬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睢縣)(以下簡稱服務團)在做好受援縣科技服務的同時,也注重將先進服務經驗和做法在省內其他區域進行傳播和推廣。
2023年睢縣服務團在省內成功新建先進服務經驗推廣基地2處(孟津區常袋鎮東地村和伊濱區寇店鎮楊裴屯村)。
2024年1月14日,根據當地產業技術需求,服務團團長劉偉一行5人到孟津區常袋鎮東地村開展軟籽石榴冬季管理技術培訓,并到園區針對冬季整形修剪進行現場實地指導與示范。
常袋鎮副鎮長李沅真、副鎮長張景閣,孟津區水利局張駐村第一書記趙治立,東地村支部書記李騰飛,種植戶,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產業負責人等220人參加相關活動,發放培訓資料220份。本次培訓服務團創新做法,既有室內理論培訓又有現場實操,科技服務成效顯著。
在東地村委會議室,劉偉團長以軟籽石榴優質高產高效栽培與管理技術為題,從石榴生物學特性(認識石榴)、國內外優良新品種介紹、石榴種植技術、石榴管理技術、石榴產業發展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講解,尤其在早熟超軟籽石榴的新品種引進,軟籽石榴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冬季清園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并與種植戶進行了互動交流。
針對當下冬季清園工作,劉老師推薦了一個既能殺菌消毒又能抗凍的藥物防控方法,即40%毒死蜱乳油1000毫升+80%乙蒜素500毫升+S誘抗素500毫升,兌水1000公斤,全園噴霧。“服務團劉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技術講解時,把一些難懂的名詞轉述成我們老百姓都能夠聽得懂的方言,幫助我們對一個新技術新方法快速理解和掌握,而且講的種植與管理技術非常實用,對我們管理石榴非常有幫助,劉老師還特意把石榴的種植管理技術做成示意圖彩頁發給我們,不識字的老百姓也能看得懂,服務團非常用心,我們也參加過技術培訓,但從來沒有像劉老師講的這么全面,而且易懂,希望服務團明年開春石榴發芽時再來給我們上一次課,多教教我們”,一位參與培訓的種植大戶說。
室內理論培訓結束后,服務團和種植戶一起到來到石榴園,在種植大戶孟宏偉的石榴園里,郭國寧老師針對石榴的冬季修剪進行了現場講解與示范。“對一棵樹,要想做到精準的科學的整形修剪,在動剪子前,要繞著這個樹轉一圈,仔細觀察,必須弄清楚所有枝條的從屬關系,一棵樹就相當于一個家庭,分為主干、主枝和側枝。剪掉一個枝條,剪掉它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必須弄清楚,決不能含糊,否則會造成結果枝減少,直接影響產量。大家看這棵樹就出現了內膛中空、果枝外溢、頭重腳輕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果樹管理中的常見現象,在修剪時一定注意正確的短截回縮,短截的主要作用有三個方面,一是減少養分消耗,集中供應保留芽、枝的生長,二是改變枝的生長方向,改變樹冠內膛的通風透光條件,刺激枝條某一部位及其附近多抽枝,有效促進果樹局部枝、芽的生長發育,三是提高發芽率,促進新梢生長,這棵樹修剪后優質果率至少提高30%”,郭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還有三位具有10多年種植經驗的老種植戶與郭老師交流互動,切磋“武藝”,不時引起陣陣掌聲,活動結束后,大家還意猶未盡。
東地村種植戶介紹說,鎮上很多農戶都種植石榴,種的多的農戶有二三十畝地,為了讓我們的腰包鼓起來,黨委、政府想盡辦法幫我們培訓種植管理技術,引進新品種,拓寬銷售渠道,不光是搞電商把石榴賣出去,還能把人吸引過來買呢。
常袋鎮堅持為打響“常袋好物”品牌持續助力,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扶持石榴產業發展,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的現代農業產業新格局。
“目前,我們鎮把發展石榴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抓手,拉長石榴產業鏈條,打造石榴產業集群,積極發展石榴種養、精深加工、文旅果旅、品牌化建設等全產業鏈新模式,助力群眾創收致富,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石榴產業負責人說。
紅石榴,強產業,鋪就群眾致富路。下一步,常袋鎮將以石榴為媒,加大科技助農強農力度,探索更優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石榴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助推鄉村振興一路向“紅”,開辟富民強鎮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