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7:34:59
安康市2023年度平安建設滿意度99.5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8個百分點,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這一喜訊傳來,作為安康市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漢濱區與有榮焉。
一組數據顯示漢濱做出的巨大貢獻。2023年漢濱區全年治安、刑事警情同比分別下降41%、39%,公眾安全感連續4年持續保持高位,榮獲首批平安銀鼎;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26起,同比上升35.5%;有力提升預警勸阻工作成效,止付4.2萬筆6.02億元,凍結1250筆4299.1萬元。
多方聯動同向發力,綜治中心搭起“便民橋”
“在外地務工遇到糾紛被辭退,官司打不贏怎么辦?”縣河鎮鄒女士在鎮干部的陪同下來到漢濱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尋求幫助。
“孩子教育問題引發家庭矛盾,我都快抑郁了!”漢濱區綜治中心心理咨詢室接待了一位面露疑惑的中年人。
漢濱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也是漢濱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這里集法律援助、信息研判、綜治、信訪、矛盾調處、心理咨詢等多項功能于一體。遇到突發事件,工作人員可以及時集中調度相關職能部門快速響應、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區建成415個綜治平臺,2023年,1815名網格員累計上報處理事件125750條,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47起,網格治理效能切實發揮。
近年來,漢濱區緊盯指揮調度、風險研判和矛盾化解三項基本功能和八項職能,充分依托區、鎮街、社區(村)三級綜治中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一體化運行,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并軌運行,構建自下而上發現解決問題隱患與自上而下受理辦理群眾訴求相結合的“雙軸并行”工作體系,積極推動部門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共治聯創,推動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突出問題聯治、矛盾糾紛聯調、重點人員聯管、基層平安聯創。檢察12309、勞動爭議、婦女兒童維權、法學會、公安、信訪、司法等團隊,以輪駐或云駐方式入駐綜治中心并高效運轉,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配合協調機制得到不斷完善規范。
以政治安全為要,筑牢安全穩定屏障
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漢濱培新小學開設了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教育課,工作人員結合反邪教等有關現實案例進行講解,倡導全體師生共同筑牢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
9月8日,漢濱區縣河鎮紅升社區人頭攢動,漢濱區“反邪教警示教育進鄉村”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此次活動是漢濱區平安法治宣傳教育暨持續深入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六進”系列宣傳活動的開端。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來,漢濱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扛牢首要責任,全力以赴抓好社會大局穩定,切實筑牢平安陜西的東南屏障。扎實開展維護政治安全“九大專項行動”,統籌推進反奸防諜、打暴恐、反邪教等重點工作,堅決守住暴恐案事件“零發生”底線,反恐怖工作年度考核連續4年位居全市第一,重點目標單位分類定級工作經驗在全省反恐業務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反邪教警示教育視頻《一念之間》榮獲陜西省“反邪教警示教育進鄉村”視頻展播第四名,《鐵肩擔道義 真情能致遠》邪教人員教育轉化作法在全省反邪教“4.10”培訓班上交流發言。
深化訴源治理,“楓橋經驗”在傳承中發展
近日,在漢濱區法院與漢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密切配合下,成功化解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涉案雙方在區法院速裁庭共同啟動司法確認,漢濱區法院現場作出了首份人社部門調解后的司法確認裁定書。調解達成當日,案涉賠償款92550元全部兌現完畢。
據悉,2023年,漢濱法院以全省開展的訴源治理工作為契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構建“調立審執”一體化工作機制,以訴源治理推動執源治理,以強化源頭治理真正控制案件增量。上述案例,僅是該院“訴源”“執源”一盤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漢濱區積極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探索出“人社調解+司法確認”訴源治理新模式,把大量糾紛解決在訴訟之前。2023年全區訴前調解成功案件5111件,成功率75.03%,全區萬人成訴率57.65%,發出司法確認174件,有效鞏固訴前調解成果,確保各類矛盾糾紛見之于早、防之于小、解決在萌芽。
近期,筆者在五里鎮走訪時,五里司法所正在接待農民工王某在工地不慎受傷導致骨折,因賠償金問題與企業發生糾紛。了解情況后,五里鎮政法委員立即召集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相關工作人員和企業負責人、胡某展開調解,通過“背靠背”調解等形式,僅僅兩個多小時就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五里法庭及時進行司法確認,成功化解糾紛。“多虧了你們的耐心調解,免得我們傷了和氣!”王某說。
基于人民調解的優先性、靈活性、快捷性等性質和特征,漢濱區制定出臺《漢濱區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暫行辦法(試行)》等機制文件,每年劃拔200萬元建立矛盾糾紛化解基金。五里鎮率先響應,結合實際情況,落實以案定補、以事獎補、以績考補、群眾評議、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基層調委會、調解員獎補機制,提高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性。 鎮司法所每季度對各村(社區)調委會申報的調解案件進行電話回訪,了解當事人對調解案件的真實性和滿意率,認真研判分析,對沒有履職到位的調解員,不予補貼,實現了資金精準補助,多調多得,變“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 “以前調解員每月領到手的工資也就一百多,我們社區人多事雜,每周最少入戶排查一次,如果遇到難以調解的糾紛,就要跑好幾次。現在有了以案定補,比以前好多了,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五里鎮五里社區調解員江明溪拿著“以案定補”資金兌補高興地說道。
彰顯司法力度溫度,著力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
12月12日,陜西某建工公司與安康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工程糾紛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向漢濱法院執行局贈送錦旗,他們高興的對執行法官說:“感謝法院靈活執行,保障了各方權益,推動企業發展。”這是一起典型的因法院的合法查封行為導致被執行公司查封前已實際售出的部分商品房無法辦理相關產權登記而引起涉眾信訪事項。區法院高度重視,縝密研判,本著減輕企業訴累、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理念,圍繞爭議點組織雙方企業座談協商,耐心向當事人闡法明理,以期在最短時間內化解雙方企業的困難,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損失,維護企業正常發展。最終由被執行人提供與申請人債權等值的其他房源作為查封替代物,申請人同意對保全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解除查封。至此,被執行人企業解除了困境,申請執行人的權益也得到了保障,雙方當事人對本次執行行為表示滿意。
此案只是漢濱區政法部門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中履職盡責、最大限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助推企業正常發展的一個縮影。2023年,區級政法部門始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工作理念,運用調解手段高效化解涉企糾紛,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推進訴源治理,為打造轄區內高效便民、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區委政法委統籌聯動,在創新機制、優化流程、壓實責任等方面打好助企惠企“組合拳”,出臺《漢濱區政法機關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實施方案》,建立政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打破部門壁壘,匯集強大合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全面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 保證。區級政法部門結合各自實際,量身打造了一批服務保障措施。區法院建立涉企案件專案專辦和快速辦理通道,妥善審結涉企糾紛3635件,切實為民營企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區檢察院精準聚焦企業法治需求,成立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站,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質效。漢濱公安分局堅持“主動防范”,有效預防、震懾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深化“警民共建一家親”為民實踐活動,推出涉企事項“一窗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區司法局組建中小微企業公益律師服務團隊,為70家規上企業配備“法治特派員,圍繞市區重點項目建設開展法律援助1024件。
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群眾心里的一桿秤
“早晨上班我發現摩托車被盜,報案后下午就把小偷抓住了。”從公安機關領回失而復得的摩托車后,家住江北某小區的常先生為民警點贊。
“民警主動上門指導我們加強單位治安防范,還現場宣講反電信網絡詐騙知識,我們感到收獲滿滿。”安康市人民醫院負責安保工作的康科長深有感觸地說。
漢濱區堅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點打擊什么犯罪、什么治安問題集中就著力整治什么問題,采取雷霆手段,發起凌厲攻勢,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
緊盯“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持續開展“破小案暖民心”行動。2023年共破獲各類案件620余起,打掉犯罪團伙8個,收繳涉案資金1300余萬元,為受害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300余萬元。漢濱公安分局《特征提取+視頻溯源追蹤一打擊盜竊汽車三元催化器案》技戰法入選全省優秀技戰法,供全省學習借鑒。侵財案件快偵快破、涉案財物快追快返,“破小案暖民心”在漢濱區已成為品牌效應。
始終把打擊矛頭始終對準各類突出涉黑涉惡犯罪,持續推進四大行業領域整治,形成強大震懾力。累計破獲九類涉惡刑事案件15起,查結涉黑涉惡線索20條。全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9.3%,破案126起,同比上升35.5%。凍結涉案賬戶1210個,為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5700余萬元。打擊挽損質效同比大幅度攀升。勸投逼返滯留境外詐騙窩點人員65人,滯留境外詐騙窩點人員同比大幅下降。全年各類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3.4%,破案同比上升30.3%。
夯實生態法治根基,良法善治守護最美青山綠水
“太感謝檢察院了,以前這里臭氣熏天,經過你們督促整改,現在一片綠,多好啊!”漢濱區流水鎮窯頭村村民熊守平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水欣喜地說。這是2021年區檢察院受理流水鎮垃圾填埋場污染瀛湖水質案件線索,依法督促流水鎮徹底整治該處環境污染問題,2023年回訪案件辦理效果時老百姓的真實感言。
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督和整改工作近年來,漢濱區檢察院積極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摸排河湖“四亂”線索,受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推動自然生態修復和保護。著眼于加大漢濱區環境保護力度,區委區政府先后出臺《關于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關于建立聯動機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通知》等文件,區檢察院與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會簽《公益訴訟檢察與行政執法聯系機制》《“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工作協作機制》,通過構建執法監管責任網格化、綜合執法聯動協同化等長效管理機制,為保護瀛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一組平安漢濱的視頻里,學校里有孩子們在快樂地奔跑著、河堤上有老人們跳著歡快的廣場舞、公園里有少年們在陽光下開心的合影、大街上有交警奮力推著拋錨的車、小巷里有紅袖章不間斷的巡邏著、村社里有政法干警在認真地講述著法治故事……這短短一分鐘的視頻,生動展現了平安祥和的新漢濱。
正如一位從外地回來務工的青年說“這幾年,治安環境好了很多,生活在漢濱幸福感滿滿,最想說的就是‘有你們守護’真好!”
通訊員 張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