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 10:55:00
2023年,為鼓勵村集體和農戶廣泛種植高粱,綏德縣薛家河鎮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14個行政村2萬余畝撂荒土地整治為渠相連、路成網、可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并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土地撂荒和群眾持續增收“三大難題”,引導形成“集體種集體的、群眾種自己的、第三方種剩余的”的三三制種植模式,實現了撂荒土地整治與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和助農增收的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徑,全鎮種植新品種高粱晉糧3號2.1萬畝,交出3500余萬元高粱種植紅利成績單。
2024年1月4日,薛家河鎮政府的院子里,搭起了火紅的慶豐收舞臺,舞臺左側的桌子上,擺滿的一摞摞厚厚的人民幣格外搶眼,該鎮萬畝高粱產業村集體經濟訂單收益集中發放大會在這里舉行,高粱種植先進集體、高粱種植大戶等代表,著裝嶄新,喜氣洋洋,接受表彰和分紅。
薛家河鎮高粱種植大戶劉興全,2023年在村里種植了40畝高粱,增收近5萬元,劉興全介紹說:“從春天的播種,到夏天的除草管護,再到秋天的收割,鎮政府委派的專業技術人員一直在科學指導、有序推進,確保了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標準化管理,極大地降低了我們的種植風險。”
高粱種植先進集體薛家河村,2023年村集體種植高粱200畝,群眾種植高粱800畝,以每畝100元的價格流轉給第三方公司種植800畝。通過一年的努力,高粱喜獲豐收,村集體高粱單項收益17萬余元,群眾高粱總收益也達80萬元。薛家河村黨支部書記雷正前介紹說:“年初政府給免費發放種子、化肥、地膜,年底政府又管銷售,村民種地沒有后顧之憂,2024年我們村還準備將剩余的撂荒土地繼續收拾出來,種植更多的紅高粱。”
長期以來,群眾種植高粱都是被動等待中間商上門收購,存在環節多、糧價低等現象,2023年,薛家河鎮以打造“綏德紅高粱”縣域農產品特色品牌為目標,樹立市場化理念,強化品牌營銷意識,積極拓寬銷售渠道,與省內外8家企業簽訂收購協議,用穩妥可靠的“訂單”農業將致富路延伸到群眾家門口,讓集體和農戶種有定向、銷有方向。
“2023年全鎮2.1萬畝高粱產值3500萬余元,人均增收2500元,1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高粱單項收入村均突破10萬元。”薛家河鎮黨委書記許文元介紹說,下一步,薛家河鎮將著力構建以基地為載體、以深加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為支撐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體系建設,為發展“一鎮一業”特色主導產業、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