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14:36:41
可省肥25%,增產20%-60%,提早成熟7天!聽音樂“蹭蹭”長大的農作物你見過嗎?給農作物“聽”音樂,是“物理農業”的一項技術,通過聲波激發植株的活性,不僅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產量??靵砹私狻?/p>
“聽”著音樂長大的黃瓜有啥不一樣
日前,記者走進新疆烏魯木齊南山腳下一座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的日光溫室里,一陣陣巨大的“咚咚咚”聲充斥耳畔,猶如有人在燃放爆竹,或是在打鼓。尋聲望去,發出聲響的是立在溫室角落的一只造型別致的音響。這個深灰色的正方體音響有兩個旋鈕,輕輕轉動,發出“咚咚”聲。
蔬菜專家陸新德笑著解釋:“我們的黃瓜是聽著音樂長大的有機產品?!标懶碌率鞘幼邮卟搜芯克L、研究員,退休后在此組建團隊專攻有機蔬菜增產示范推廣工作,“音樂蔬菜”試驗就是其中一項內容。
給蔬菜“聽”音樂,其實是“物理農業”推廣的一項技術。它是通過聲波激發植株的活性,不僅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產量。資料表明,給作物“聽”音樂對蔬菜、果樹、花卉、糧油作物等均有明顯效果。蔬菜、水果普遍早熟一周以上,一次性收獲的葉類蔬菜效果更為明顯。
“這種音樂咱們聽著像是噪音,對黃瓜等作物來說卻有特別的作用,它們會隨著音樂節奏蹭蹭長大呢?!闭谡S瓜的技術專家董建民接過話茬。
有機黃瓜怎樣“聽”音樂
陸新德說,在黃瓜結果期,他們一般會在上午10時至下午17時之間給黃瓜植株“聽”音樂。說話間,黃瓜“生長進行曲”播放完畢,董建民按下停止鍵。
由于黃瓜生長快,喜歡單調有節奏的音樂,所以每次播放的音樂類型比較單一,但播放時長會進行適當控制。比如,早上播放時間會短,起到“喚醒”作用。而中午則播放時間略長,發出“咚咚”的巨大響聲,黃瓜中午的光合作用最強,播放音樂有助于增強植株的細胞活性。到了下午,播放時間會短一點。
讓黃瓜“聽”音樂,真的能提高產量和品質嗎?
面對大家的疑問,董建民指著黃瓜藤蔓上結滿的黃瓜說:“靠近音響的蔬菜長勢愈加喜人,這都是聽音樂的結果。”細微觀察便可發現,這些黃瓜植株從基部到生長點每個節間長度都在8-10厘米,并且每一節位都能結著一個果,從大到小有序排列,成熟的水果黃瓜果實都在10厘米左右,十分均勻。切開一個黃瓜,里面是淡淡的綠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咬一口,清脆多汁,十分爽口。通過科研人員在此初步對比實驗,目前“音樂”黃瓜的產量能達到10噸,平均畝產量比普通黃瓜增加10%以上。
由于色澤光鮮、大小均勻、口感清爽,“聽”音樂長大的黃瓜一經上市就成為搶手貨,供不應求。
“音樂蔬菜”:揚起“物理農業”云帆
實際上,給蔬菜“聽“音樂的做法,早已得到各地農技人員的肯定,并在全國各地進行示范推廣,目前在北京、福建、廣東、新疆、青海、山西、山東等地,都有種植戶在嘗試這種“音樂蔬菜”。
蔬菜中“音樂”則來源于一種叫做“植物聲頻”的專利技術。
據了解,植物聲頻技術是中國農業大學侯天偵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基于植物經絡系統新學說上的研發成果,早在1998年便獲得美國發明專利。
“經過多年的國內外試驗、示范及推廣,證實它在蔬菜、花卉和果樹上均具有抗病蟲害、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延長儲藏時間等顯著功效。”山東省農村技術協會蔬菜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鄙盛威表示,“袁隆平院士曾評價該項目“應用前景廣,預期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高’”,“多年實踐證明,這是一項物理農業領域的成熟的尖端技術。”
怎樣將這項技術轉化成實際成果呢?這就要提及侯天偵教授研制、發明的植物聲頻發聲器。
鄙盛威表示,“植物聲頻發生器利用多普勒效應測振儀,能精確測定植物自發聲和接受聲頻率,并根據不同植物及溫、濕度自動調節頻譜,有效半徑可達150米,一般的大棚裝一個足夠?!?/p>
植物聲頻發聲器看起來像音箱,四面各有一個喇叭,可支放在田間向四周發射聲波。這些聲波聽起來像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的風笛聲,可以驅蟲驅鳥,對于植物來說,聲波就像動聽的音樂,可以擴張植物葉面氣孔,增強植物光合作用,從而刺激植物生長,改善作物的品質。
植物聲頻發生器的安裝和使用非常簡單,由于其向四周發出的聲波是等強度的,因此應安置在作物或溫室的中心位置。為防止受潮,應在地面上搭建一個支座,置于其上,根據條件接通直流或交流電??筛鶕煌魑锛爱敃r的溫度和濕度,選擇不同頻率的波段。
植物聲頻發生器有7個波段的頻率,可依據不同地區環境因子和含水量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波段。
音量調節到距離植物聲頻發生器遠端的聲強為40—50dB(人站到植物聲頻發生器最遠的地端能聽到即可),一般每周使用4次,每次3小時,以清晨太陽出來后開始進行為宜,避免中午最熱時使用,最好是在上午7到10點。使用聲頻發生器時,宜同時輔以光合促進劑。
植物聲頻發聲器有哪些作用與效果
1.減少化肥用量25%左右。
2.使作物增產30%以上(蔬菜一般增產在20%-30%,高的可達60%),不僅可使作物容易長出新芽,還能使葉面更大、更厚、更深綠。
3.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能力,對紅蜘蛛、茶小綠葉蟬、白粉虱、蚜蟲等害蟲及鳥類具有抑制、驅趕作用。
4.提早農作物成熟。可使農作物提前成熟7天左右,能夠延長果實儲存期5-7天左右。
5.提高作物品質,使作物中糖、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含量提高。
6.提高種子發芽率。
第二代植物聲頻發聲器正在推廣應用中
從1995年至今,植物聲頻技術在國內外的30多種蔬菜、花卉和果樹上進行了多年的試驗、示范,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其中,玉米經聲頻技術處理后,苗高增加17%以上,穗長增加22%以上,成熟期提前7-10天,增產達38%以上;在溫室試驗中,3種生菜經聲頻處理后平均重量增加45%以上,田間試驗增產40%以上;草莓經聲頻處理后,含糖量增加24%以上。山東省農機技術推廣站在全省設施農業技術示范點上應用植物聲頻控制技術,作物產量增加10%以上,作物品質、抗病性明顯增強。
在河北玉田,包尖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引進了植物聲頻控制技術,聲頻發生器選擇相應的頻率與植物生產共振,刺激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營養的吸收、加快農作物的生長,也保證了包尖白菜的品質。
大棚蔬菜的聲控技術是一種新型農業技術,它對環境沒有污染,十分符合創建生態農業、環保的要求。
如今,第二代植物聲頻發聲器也在推廣中,其采用全自動太陽能的運行模式,減少了人們的勞動強度,只需讓儀器在有太陽的情況下工作3個小時,儀器將自動關閉運行,之后只需將其取回即可。
(綜合《長江蔬菜》《新疆日報》《烏魯木齊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