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09:45:05
這幾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彩色小麥育種課題組主持人何一哲教授,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參加第三十屆農高會。作為情系農高會29年的“老顧客”,今年他準備帶著自己的彩色小麥新品種(系)、新類型和三十多家合作企業家們用彩色小麥制作的多種多樣的營養功能食品去參展。
9月19日—23日,第三十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將在陜西楊凌舉行。
農高會期間,何一哲要在“‘科創中國’彩色小麥功能農業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功能食品科企對接會”上作《發展彩色小麥功能農業,助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的主旨報告,以及向廣大農戶和涉農企業推介彩色小麥“種業+產業”雙業并舉發展的新模式、新舉措。
屆時,他的彩色小麥也將在全國功能農業與食品展區上做出展示。深耕“彩色小麥”育種30余年,何一哲成功培育出了“秦黑1號”、“秦黑2號”、“秦紫1號”、“秦紫2號”、“秦藍1號”、“秦綠3號”、“秦白1號”等上百個彩色小麥新優品種(系)。
“撥開麥穗我們可以發現,籽粒呈現黑、紫、藍、綠等顏色,這些顏色各異的彩色小麥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花青素、微量元素、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等微營養物質,可以開發出眾多彩色小麥營養功能性食品。”何一哲說。
“彩色小麥”的成功培育為我國農業從“數量溫飽型”向“質量營養型”轉變和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現代農業”與“營養健康醫療衛生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極佳的途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何一哲說,糧食安全不光是數量安全,而且要有質量安全。質量安全又包含糧食的毒理安全和營養安全。現在大家吃的白米細面,照顧了口感,缺少了花色苷、天然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我們需要天然色彩的全谷物產品,給大家補充人體所需的微營養物質,解決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三高、亞健康等現代病的熱量、能量過剩問題,實現從過去“吃得飽”轉向“吃得安全”、“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有效轉變。
像何一哲在1997年選育出的高鐵鋅小麥——“秦黑1號”,其微量營養元素鐵、鋅含量分別是普通小麥的19.2倍和4.1倍,是一般黑小麥的10.6倍和4.9倍。經國內外文獻檢索查新,“秦黑1號”的鐵、鋅含量,居世界上現有農作物之首,鑒于其特殊的特性,被國內外有關專家譽為“血麥”。2017年3月,“秦黑1號”被陜西省營養學會推舉為“中國好谷物”。
“種好糧,吃好飯”。那么,如何才能滿足老百姓對“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新期待?“我跟陜西稼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農谷種業有限公司、河南安陽東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湖北襄陽黑穗食品有限公司、源陸(內蒙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外15家涉農企業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我給企業提供種子,企業自己建基地,然后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形成了一個從種子到產品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何一哲說,如今,企業利用彩色小麥已開發出面包、面條、面粉等多種功能性食品。
經過多年的試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何一哲研究團隊的“彩色小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項目榮獲2019年度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彩色小麥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項目也獲得了2019年“灃東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去年,功能農業首次走進農高會,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眼球,成為向外界推介功能食品的生動名片。今年農高會上,將通過大會推介、展覽展示等形式,特別是“科創中國”彩色小麥功能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科企對接會)的順利召開,將大力推動彩色小麥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模式落地推廣,切實有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發展“安全+營養”的“高質高值高效”功能農業、大健康產業注入新動能。”何一哲說。
全媒體記者 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