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13:45:08 中共洛南縣委宣傳部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近年來,洛南縣堅持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文明實踐、文明治理“四條路徑”,全面推動鄉風文明,以文明鄉風“軟實力”構筑鄉村振興“硬支撐”。
路徑一:實施文明培育,強化思想引領,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三位一體推進鄉風、民風、家風建設,不斷強化思想引領,狠抓公民道德建設,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強化思想引領。依托“理論講堂”“農民夜校”“群眾會”等陣地,創新開展“干部大講堂”“黨員干部讀黨報黨刊”活動1000余場次,開展“愛我洛南”10大系列活動150余場次,引導群眾堅定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堅持道德引領。強化“四德”教育,加強“六德”建設,以道德素養提升帶動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先后舉行“道德模范”“最美洛南人”“身邊好人評議”等先進典型評樹表彰活動30余場次,推出“中國好人”2名、省道德模范3名、“陜西好人”17名、“商洛好人”54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進移風易俗。建立“縣主體、鎮主推、村主責”長效管理機制,推動全縣247個村居實現“一約四會”全覆蓋,以“村規民約”束言行、“村民議事會”商大事、“紅白理事會”樹新風、“禁毒禁賭會”保平安、“道德評議會”揚正氣,形成見賢思齊家風、尊賢敬老民風、推賢樂善鄉風。去年以來,共開展移風易俗宣傳2300余場,勸導群眾簡辦紅白喜事1320余場,減少鋪張浪費660余萬元,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等文明習慣蔚然成風。
路徑二:實施文明創建,強化示范引領,集聚鄉村振興“新動能”
緊緊圍繞“七大文明”創建,將創建測評體系各項指標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范,實現鄉風文明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協調發展,以“小創建”帶動“大文明”。產業振興促文明。緊盯防返貧、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三條底線”,嚴格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通過文明示范,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產業大戶+脫貧戶”聯農帶農模式,大力培育發展“果煙菌藥畜菜”六大特色產業,引領群眾種植核桃70萬畝、發展烤煙7萬畝、袋料食用菌栽培4050萬袋、發展畜禽360萬(頭、只)發展中藥材5.1萬畝、蔬菜種植6.5萬畝。通過文明實踐,采取企業(合作社)吸納、開發公崗、上門“一對一”提供務工就業信息、舉辦技能培訓班、有組織“點對點”輸送出務工人員等辦法,全縣實現務工就業11.2萬人次,半年群眾收入同比增長8.5%,脫貧戶收入同比增長16%。改善設施興文明。以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為契機,系統推進國家衛生縣、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全面實施鄉村道路硬化、文化設施、村居綠化美化亮化建設。扎實開展“兩改兩轉三促進”工作,大力實施“3850”鄉村建設工程,全面深化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完成戶廁改建1.55萬戶,土坯房改造1072戶,著力打造“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生態宜居鄉村,為文明創建提供硬支撐。豐富載體育文明。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網等活動,倡導干部群眾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以文明創建塑造文明鄉風。堅持“送”文化和“種”文化相結合,開展“送文化下鄉”2200余場次,每年隆重舉辦“唱支山歌給黨聽”合唱比賽,打造《洛南倉頡頌》《你好,洛南》宣傳文化歌曲,積極傳承靜板書等特色民俗文化,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目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3個、省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單位65個、縣級文明單位163個。
路徑三:實施文明實踐、強化為民服務,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堅持把文明實踐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發揮全縣38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5000余名志愿者作用,采取“宣講+文藝”方式,把黨的好聲音講出來、把美好家園唱出來、把幸福生活舞出來,以文明實踐引領文明鄉風。用鄉音傳遞文明。充分發揮全縣志愿服務組織力量,廣泛吸納各級黨員干部、“百姓名嘴“組建宣講小分隊,利用鄉鎮集市、節會節點及“群眾會”“院落會”等有利時機,采用群眾喜歡聽、聽的懂的大白話、家常話進行宣講,教育引導群眾弘揚文明新風尚。用身邊事引導文明。深挖選樹“五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及“好媳婦、好公婆”各類先進典型,由志愿者帶頭講、群眾自己講,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向好。用志愿服務帶動文明。各級黨員干部、志愿者主動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群眾呼聲,積極策劃實施了“黨史宣講到村頭·實事辦到家門口”“鄉音傳黨音·聲聲潤民心”等50個項目,努力為群眾辦好實事,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就在身邊、文明就在身邊。
路徑四:實施文明治理、強化四治聯動,開拓鄉村振興“新格局”
堅持德治、法治、自治、整治“四治”聯動,加強鄉風文明治理,讓廣大群眾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既 “富口袋”、又“富腦袋”。“四治聯動”抓治理。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原則,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洛南縣鄉風文明治理工作方案》,深入開展遏制高價彩禮、整治厚葬薄養、整頓大操大辦、狠剎賭博歪風、破除封建迷信“五大專項行動”150余次,化解農村復雜社會關系、矛盾難題等“頑疾”300余個,社會風氣得到持續凈化。“宣傳發動”促治理。利用縣融媒體中心平臺、小喇叭、標語橫幅等方式,“線上+線下”多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向群眾宣傳鄉風文明治理要求,通過院落會、干部入戶5300余人次,發放“移風易俗、文明殯葬”倡議書”15萬份,全面倡導文明新風。“狠抓關鍵”強治理。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全縣黨員領導干部爭當文明治理的先行者、推動者、示范者,落實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規定,帶動全縣上下節儉辦事、廉潔辦事 、文明辦事。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對重點區域大墳頭采取降碑、拆除、遷移等方式進行治理。圍繞思想道德、封建迷信、環境治理等內容,各村每月開展評議活動,及時發布“紅黑榜”,全年開展道德領域專題整治10次,治理不文明行為50起,發布“紅黑榜”200期。緊扣敏感節點、重點領域,深化“有事你找我”,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先后排查調處矛盾糾紛473件。通過推進鄉風文明、實施文明治理,全縣群眾的滿意率持續攀升,上訪率同期相比下降5.8%,城鄉處處呈現產業興旺、民風淳樸、人心思進的的美好景象,為鄉村振興不斷激發出強大的內生動力。